第51章
夜兼程,可比当初苏暮跑路的速度快多了。
沿途有官驿可供马匹草料,也可换马而行。几人皆是身强体壮的大老爷们儿,除了许诸外,都有功夫底子,自然经得起折腾。
日日这般奔波,顾清玄都被晒黑不少。
待到七月底,一行人才抵达升平,走水路前往新阳。
而平城的张和接到顾清玄前往新阳办差的消息后,便又辗转过去了一趟。
这期间苏暮跟往常一样,小子日过得愈发滋润,根本就没想过有朝一日冤大头会亲自找上门儿。
从去年三月离京到现在,这都一年多了,纵使再有怨气也该消了才对,苏暮觉得自己应该是稳了的。
也不知京中的周荣安有没有把她的和离书拿去府衙处理掉。
院子里凉风习习,银杏树上的叶子周而复始变黄,眼见快到中秋佳节,苏暮趁着空闲做了些小饼。
她还是第一次做,特地请教刘老太。
祖孙二人一起帮衬,做了好几种口味。
苏暮给街坊邻里送了些,感谢他们平日里的关照。
中秋那天晚上城里没有宵禁,小地方比不得京城热闹,过节的氛围感还是十足。
听到刘晴说城门那边有打铁花看,她也跟着刘家人去凑了回热闹。
巨大的明月照亮了这个淳朴偏僻的小城,街道上聚了不少人。
人们提着花灯结伴游走观热闹。
夜空中时不时炸裂烟火,苏暮挽着刘晴的胳膊仰头观望,感受着周边的人潮汹涌。
到了城门那边,打铁花已经开场了。
漫天的火花如繁星般从黑暗里坠落,在地上溅起火光。
伴随着时不时的烟花炮竹声响,绚烂而夺目的烟花在上空与铁花相逢坠落,好似一场飞蛾扑火。
苏暮受到周边人们的情绪感染,也跟着激动起来。
那一刻,那些短暂而又绝美的光影映入眼底,她仿佛又回到了元宵那天在皇城里看到的一幕。
她想,那天晚上看到的情形会在她的记忆里刻印许久许久。
终身难忘。
那男人带她领略这世道的繁华与昌盛,带她看这场人间烟火,是她来到这里见识过的第一场美好。
然而听着周边的热闹,她却感到了茫然。
在某一瞬间,苏暮忽然意兴阑珊,莫名觉得孤单。
她茫然地观望四周,看到人人脸上都带着欢愉的笑颜。
他们的笑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愉悦,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她却怎么都无法融入进去。
她能感受到那种喜悦,但只有那么一瞬。
从始至终她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旁观者,就像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前进的局外人,看着这些落后了上千年的“古人”。
她走不进去,无法像他们一样真情实感。
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能与它共鸣,产生共振,她却不能。
她的思想与他们有着上千年的隔阂,她曾经所处的体制与他们有着跨时代的鸿沟,她的见识与眼界更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飞跃,完全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人。
除了躯壳跟他们是一样的,她的灵魂跟他们一点都不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苏暮忽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扔进人潮堆里的孤儿,明明周边有很多人,她却从骨子里感到了孤独。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孤身一人,没有亲情寄托,也没有任何依靠。
有的,仅仅只是自己。
自始自终,都是她一个人。
不论是前生被抛弃的童年,还是现在的自己,她的成长痕迹里都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