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8章
到那该回的位置去。

    她和那些老友奔波了一辈子,也能安息了。

    阿瑶既然已经知道了,索性叫来守院子的方明清,叫他说说外面的情况,也好过一屋子人跟着瞎猜。

    袁文琪也来了这院子,笑眯眯地看着方明清。

    她向来喜欢这种文质彬彬的书生,当初答应同曹文吉的婚事,也是见他有副好皮相,日后看了不说别的,好歹能舒坦一些。

    方明清叫她看得有些受不住了,微微侧过身子,拱着手同阿瑶讲外边的情况。

    今个白天街上就多了好几队巡逻的人,城里贴满了告示,只准进不准出。

    朝廷也没瞒着,镇南王伙同亲信叛国通敌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淮王摇身一变成了前朝太子的遗孤,几万大军守在京城外边,随时都有可能破城而入。

    百姓人心惶惶,都说今年是个灾年。

    朝上吵得就没停过,同镇南王有干系的全部摘了帽子送到大理寺严审,如今证据摆在眼前,有人是真懵了,有人还在强词狡辩,总之全部去大理寺走一遭。

    都走了也落不下清静,开始着急汴州的情况。

    昨日那个半夜回京的小将名叫赵承润,是赵将军的独子,一纸状纸递上去,现在人也在大理寺受审。

    照他所言,乞明人勾结了镇南王,势头很猛,汴州不出半旬就要失守。

    赵将军以往同镇南王也是十分亲近的关系,这次隐在人群里是半句话也不说,叫旁人一看,就更有信服力了。

    这镇南王,多半是叛国了。

    这群大臣哪里坐得住,有人不相信镇南王会叛国,说这是淮王挑拨人心设的局,要把镇南王放出去,叫他赶紧去汴州复职,以免一个不好,汴州失守,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不只汴州危,京城都要危了。

    京兆尹闻言冷笑一声,“如今证据丢在面前,铁板钉钉的事情,还能是假的?”

    那人并不同他吵架,还说现在也该把徐州的皇后同太子迎回京城,国不可一日无君,群龙无首必然生乱。

    京兆尹听得无语,“那你怕是要先同门前的淮王说情,好叫太子回来登基。”

    那人被气得脸红脖子粗,一甩秀袍,羞恼地半晌不说话。

    这真是个死局了,镇南王叛国通敌的罪证还热乎着呢,前方汴州战事吃紧也是一刻耽误不得的。淮王如今扯着大周的大旗安静地守在城外,人家现在虽然没动静,但是不代表接着没动静。

    前有狼后有虎,真真是两难之地。

    方明清还讲起早朝时的情景,淳杨侯难得地站出来一次,方明清自然也讲了。

    阿瑶听得突然蹙了蹙眉,有些明白淳杨侯府为何这么久都不给回复了,那时怕是就在避嫌,只为了如今这个时候站队。

    “冯家也被围住了?”阿瑶还听到了这个,有些震惊。

    阿瑶从小就是听着二叔冯秉奇同祖父的故事长大的,冯秉奇力退乞明国的事情,大元人估计都知道,冯府现在还供奉着两人受天子褒奖留下的圣旨,叫老夫人十分爱惜,寻常不会拿出来。

    方明清点头称是,“说是府上的冯二娘子同乞明国人勾结,连带着牵扯出一些旧物,现在还在查着呢,不过多半八九不离十。”

    阿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半晌才摇摇头,彻底释然了。

    这家人看着光鲜亮丽,底下不知道藏着什么脏东西。

    ·

    京城的一处小宅院里,陈氏叫人捆住手脚丢在地上。

    她叫沈意行关了许久,面上憔悴地像是老了十岁,她原本就已经年过四十了,这段时日把自己折磨得像是个老妪一般。

    陈氏这会有些怔怔地看着书桌后边的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嫁给一个土匪简介 >嫁给一个土匪目录 > 第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