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沫会有虫洞。因为量子泡沫这个词是物理学家约翰·阿齐博尔德·惠勒创造的,所以也管那个叫惠勒泡沫。”

    我痛苦的理解着那个泡沫的存在。

    我:“是个微缩的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可以这么理解。或者从哲学角度理解:微观其实就是宏观的缩影。”

    我:“好吧,我懂了。”我转向他:“你的意思是说,你从那个比原子还小的泡沫里找洞钻过来了是吧?”

    他笑了:“不是钻,而是传输。”

    我:“你是学什么的?在你那个宇宙的地球……有大学吧?”

    他:“我是学人文的。”

    我:“你们的政府为什么不派士兵或者物理学家过来,而派人文学家过来呢?”

    他看着我不说话。

    我叹了口气:“好吧,我明白,你的工作是观察汇报……”我的确有点儿胡搅蛮缠。

    他笑了下:“那就好。”

    我:“好了,也就是说,你也不知道怎么传输过来了对吧?因为你不是技术人员,你不是……”

    他打断我的话:“我知道怎么传输。”

    我和量子物理教授飞快的对看了一眼。

    我们几乎同时问:“怎么做到的?”

    他:“数据压缩。”

    量子物理教授:“你能说的详细点儿吗?”

    他:“是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转变成数据后,通过电子实现在这个宇宙重塑。”

    我:“怎么回事儿?你是说把你转变成数据了?”

    他:“对,我的一切信息数据。”

    我:“我不懂。”

    他:“嗯……举个例,这么说吧:一个外星人偶然来到了地球,觉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带资料回去。但是因为是偶然来的,自己的飞船不够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样本。于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觉得这个很好,准备带回去。但是发现那还不行,因为那一套太多了,还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数字代替,于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长长的数字,通过飞船的计算机全部按照百科全书顺序排列好后准备带走,但是外星人又发现飞船上的计算机还要存储很多画面和视频,那串大英百科全书数字太长了,占了很多硬盘空间——我们假设外星技术也需要硬盘。那怎么办呢?外星人就测量了自己飞船精确的长度后,把飞船假设为1。又把那串长长的‘大英百科数字’按照小数点后的模式,参照飞船长度,在飞船外壳上某处刻了很小的一个点。于是外星人回去了,他只刻了一个点,却带走了大英百科全书。回去只要测量出飞船的长度,再找到那个点在飞船上的位置……”

    我:“我明白了,那个点所在的位置精确到小数点后很多位,就是那串大英百科数据,对吧?”

    他:“是这样。”

    我:“这个很有意思……但是跟压缩你有什么关系?”

    他:“把我的信息压缩成数据,按照脑波的信号用电子排列。这样我就成了一串长长的电子讯号,电子可以通过惠勒泡沫来到这个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不对,讲不通。你现在的存在是肉体,不是讯号。这边宇宙怎么再造你肉体呢?”

    他:“嗯,现在我们的技术没有那么好,所以只能找有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电子讯号传输到这个宇宙的我的大脑中,这样实际意识也是我了。”

    我:“附体嘛……”

    他:“可以这么说。”

    量子物理教授:“那你怎么回去呢?”

    他:“大脑本身就可以释放电讯号的,虽然很弱。利用这点,在每次传输都附加标准回传信息……我的脑波讯号,开头部分是定位讯号,结尾部分是回传讯号。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简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