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3章
    眼下他似乎终于腾出手可以进行着手新电影的拍摄了。

    正在他进行新电影的选材筛选工作时,他收到了豫省记者李棋的一封信。

    在信上,李棋写了一件让乐景觉得心口沉闷不已的事情。

    年初的时候,豫省发生了雪灾,冻伤了不少粮种。好不容易到了春天,又大旱了,不管百姓求了多少次龙王爷,老天爷就是不下雨,地里已经长不出庄稼,雪上加霜的是还爆发了蝗灾,田地颗粒无收。

    李棋在信里忧心忡忡的说,如果今年再不下雨,秋收绝收,恐会滋生大批灾民。

    他在信中写道:“非河南一地如此,此次旱灾连绵数地,以陕、陇两省为中心,遍及晋、绥远、冀、察哈尔、热河、豫八省,且并发雪灾、冰雹、蝗灾、风灾,影响甚远。”

    乐景放下信,怔怔望着窗外的小桥流水诗情画意,望着绿茵渐浓的夏日光景,胸口憋闷得厉害。

    他知道这个不过是刚刚开始。不仅今年这些地方不会下雨,明年也不会,后面也不会。

    李棋在信中的看法甚至还乐观了点!

    这场自1928年开始的旱灾会一直持续到1930年,造成了一千多万人饿死,5000万逃荒灾民流离失所,一些地方的政府甚至靠人口买卖发了一笔横财。灾荒过去后,1300万常住人口的陕省境内只余百姓三百多万人。

    史称北方八省大饥荒。

    又称民国十八年年馑。何谓馑?《尔雅·释天》云:“可食之菜,皆不熟为馑。”

    乐景知道,很快北方八省就会成为人吃人的地狱。

    大饥,人相食。

    史书上轻飘飘的五个字,浸透了几千万人的血。

    而人吃人的惨剧在民国隔个三五年就会重复上演,最终成为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日常。

    此时,上海滩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北平大师云集谈古论今,才子佳人在谈着恰到好处的爱情。

    第132章

    民国之大导演(45)

    有关这次北方八省的旱情,北平的报纸也出现了一些零碎的报道,但是此时的人们还都比较乐观。大家都愿意相信此时的灾情只是暂时的,要不了多久就会下雨了。

    《京城晚报》就在报纸上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说陕省有个县的县太爷为了请巫师神婆祭龙王求雨,加收了三年税赋。记者在报纸上言辞激烈的抨击这种假借求雨之名肆意敛财的行为,表示下雨是自然现象,龙王爷只是巫师神婆装神弄鬼的把戏。末了,记者在新闻报道里说,按照往前的规律,最迟秋天,定会下雨,这并不是龙王爷的功劳,而是自然现象。

    也不怪记者会如此乐观。

    据后世陕西省自然灾害资料记载,自公元前780年至1947年,全省共发生旱灾316次,其中大旱103次,特大干旱42次,民间也有10年一小旱、30年一大旱的说法。

    陕西省上一次大旱,发生在光绪三年(1877年),距今也有五十多年了。而眼下这场五十多年一遇的大旱,其造成的后果却比光绪三年的更惨烈,几乎使陕西人亡种。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我看到成千的儿童由于饥饿而奄奄待毙,这场饥荒最后夺去了500多万人的生命!那是我一生中觉醒的转折点;我后来经历了许多战争、贫穷、暴力和革命,但这一直是最使我震惊的经历……”

    他指的就是这场中外震惊的北方八省大饥荒。而五百万只是当时饿死的人数,据后世人统计,这场旱灾起码造成了一千多万人死亡。

    可是当代人却不知道这些。此时,就连饿着肚子的农民都在期待秋雨,只要有了秋雨,那么旱情就能结束了,他们就能熬过这个冬天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苦情剧学习强国少年梦话简介 >在苦情剧学习强国少年梦话目录 > 第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