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迪恩小声分辨道:“我仔细打听过了,那个宣言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寄到《真理报》的编辑部的,谢听澜要求编辑在电影上映后再来刊登信上的内容。现在《真理报》的记者也在找谢听澜和他的中国朋友,可是他们也找不到,现在真的没有人知道谢听澜到底在哪里。”
经理冷酷无情道:“那是你的事情,我给你发工资不就是让你干活的吗?不管怎样就算谢听澜钻进了地缝里,你挖地三尺要把他给我找出来,你别忘了,你之前有关《上帝救不了共产党》电影内容的错误报道给报社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你要想继续留在报社只能将功赎罪,听明白了没有?”
迪恩焦虑的眨了眨眼睛,突然一个猜测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让他在极度的惊骇中脸色大变,脱口而出道:“谢听澜,不会已经死了吧?他爆出来这样的秘密,说不定早就被日本人杀人灭口了!”
一直不尽人情的经理,也在这一刻终于变了颜色。
两人面面相觑片刻,不约而同的吼出了声,“大新闻!”
……
经过美国媒体连日大张旗鼓的报道,《上帝救不了共产党》影响力很快走出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引发了不亚于八级大地震般的震荡。
电影内容毫无疑问在中国和日本引发了轩然大波,一股无形的暗潮也开始在两国酝酿。
第175章
民国之大导演(87)
华夏,北平。
“先生,剧院到了。”
“辛苦了。”
黄包车夫刘哥笑迷了眼睛,连声道:“不辛苦,不辛苦,您慢走,慢走。”
他目送客人走进剧院的身影,在心里再次感念谢先生的恩德。
《贵妃醉车》刚上映的时候还不显,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酵,这部电影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其直接体现为他们黄包车夫比之前受尊敬多了。
之前,他们就是牛马畜生,人人都能踩一脚,现在,时不时会有拉车的客人对他们说上一句“谢谢”和“辛苦了”,刘哥也从起初的受宠若惊变成了现在的习以为常。
他之前在茶馆听说书先生说,《贵妃醉车》是传世之作,时间的流逝不会损伤他的生命力,只会为他增加光彩。
可惜几年前谢先生不知道为啥就失踪了,刘哥虽然留心打听过,可是就是没有一点消息。他只能安慰自己,谢先生福大命大,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
刘哥放下车架,直起腰,拿搭在肩膀上的白毛巾擦了擦头上的热汗,准备去旁边的茶馆坐一会儿喝口茶。
街边隐隐约约传来喊口号声,声音越来越大,发声的队伍也很快出现在街那头。刘哥瞅了几眼,发现又是举着横幅的学生,就见怪不怪了。
自打民国成立以来,全国的学生都流行上街闹事,有事闹,没事还要闹。听说,全国的学生都流行去南京情愿抗议。
说书先生就说,这叫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学生闹归闹,政府没几回听的,听烦了,就直接开枪杀几个刺头。
刘哥坐在茶馆里,就听学生在喊:“打倒日本法西斯!”
“日军反人类,人人得而诛之!”
他放下茶碗,再看同桌闲汉也是一副愤怒的表情,就好奇问道:“小鬼子这是又干啥烂怂事了?”
闲汉:“你没看报纸吗?”
刘哥尴尬的笑了笑,“咱就是个文盲大老粗,哪里看得懂报纸哦。”
“谢听澜谢先生去美国,公开了日本在东北进行人体实验的罪证。”闲汉眼角竟然出现了泪光,再开口,声音都哽咽到喑哑了,“畜生,那些畜生,在东北拿中国人做人体实验……他们用刀活生生刨开孕妇的肚子取出婴儿,为了取乐把人活活烧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