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孝道,父皇去了,朕不过是想最后为父皇做一件事,也不能如愿?”
他开口,就拿孝道来压诸位大臣,殿下几人一静,不过圣上之前就是拿孝道来说事,几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并不意外。
圣上开口,总比一言不发要好,圣上开口,他们才能知道从何处着手相劝。
“陛下此言差矣,先帝卧病时就和太后娘娘商议过合适您的妃妾人选,立后兹事体大,可缓一缓,可纳妃妾充盈后宫还是使得的,望陛下三思。”
几人以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圣上会不好再推诿,答应先选秀,三年后再召幸妃子。
如此一来,既然可以稳定前朝,朝臣也可不用为此为难,不管怎么看都是好事一桩。
就在他们以为选秀的事八九不离十可以定下来时,龙椅上的人冷笑一声放下手里的奏折。
“好一个三思,父皇与母后为朕相看合适的妃妾人选,朕也是在父皇崩逝前才知道,你们不说朕还不知,你们的耳目都伸到后宫去,好本事。”
他靠在椅背上,支着下颚垂下眼帘,好整以暇地睨着跪在殿下的人,脸上神情淡漠。
几人笑意僵在脸上,额头渗出一层冷汗,齐刷刷磕头请罪:“陛下恕罪!臣等绝无探听内庭之意!更没这个胆子!还请陛下明察!”
“呵。”皇帝的笑声让人听不出一丝笑意,秘书监等人已是浑身冰凉,不敢开口。
“朕不过想为父皇最后尽一回孝心,诸位却屡次为难,定要逼着朕做不孝之人,这是何苦?你们为逼朕,手连后宫都能伸过去,有意思。”
顾覃渊不冷不热的一番话,让御书房大殿的气温降了几个度。
“微臣不敢!”几人被皇帝气定神闲的逼问下已是头昏眼花,额头触地不敢抬头。
顾覃渊冷冷地盯着他们,直盯得他们大气不敢出,才悠悠开口。
“无论如何,朕都会为父皇守孝三年,你们最好歇了不该有的心思,你们几人这一个月来力主朕选秀一事,念在你们也是一片好心,就罚你们三月俸禄作罢,日后休提选秀一事。”
言下之意,就是大家各退一步,他们到此为止,顾覃渊可不追究他们探听宫闱的事。
大臣探听皇帝的心意乃是大忌讳,追究下来,罢免官职也是有的。
但先帝和太后商议为顾覃渊择定皇后人选的事,之前前朝就有收到风声,也无需特意打听,顾覃渊这么说,是欲加之罪。
错就在于他们开口就说先帝曾和太后商议,那不是把辫子给顾覃渊抓?把柄不用白不用。
几位大臣早已经被吓得头皮发麻了,哪里还敢再劝顾覃渊什么,忙磕头谢恩退下。
三个月俸禄,对于几位大臣来说不算什么,朝中大员,可不是看着几个月的俸禄过日子。
能走到四品大员以上位置的,不是家世过得去,就是脑子过得去,总之都有家私,日常的开销,不会指着朝廷的几个月俸禄,罚俸三月,是皇帝最后的警告。
大臣有这点小心思,无可厚非,毕竟如果能把女儿送进后宫获宠,就可延续家族荣光。
就连太后都有这个心思,遑论朝臣?顾覃渊意不在罚他们,而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龙涎香的香气在大殿内无声弥漫,顾覃渊阴鸷的神情歇下,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
“朕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能不能消停一段时日?”顾覃渊支着额头凝眉自言自语。
坐上皇位之后,顾覃渊愈发能理解到父皇说的,身为国主,要经历的无可奈何之事只多不少。他膝下无子,那些大臣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他还是太子时,太后就已经为这件事催促过多回,当了皇帝,性质将更为不同。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