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8章
和机会,就中规中矩到太后面前,行礼见过太后。

    太后道:“李家兄妹前日进西山打猎,路上被伏击,一路追杀到华阳的庄子上,天幸华阳不在,十三郎在,认出是九郎你手下的幢帅陈莫。如今李家告到本宫面前,求本宫主持公道——九郎,陈莫说是得自你的命令,你有什么话说?”

    这几句话出来,在场知情的、不知情的,都没有特别意外。

    ——世事从来都如此,没有根底,背景单薄,没有足以让人忌惮的实力,这个锅他不背,谁背?

    就连元祎炬自己,也并不十分意外——换他在太后那个位置,未必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他沉默了片刻,问:“可有伤亡?”

    太后料不到他会问这个,下意识往昭熙看去。昭熙心道看我做什么,这等事,难道不该问李十二郎?

    好在周乐还真给了他数据,当下不假思索,应声道:“李家部曲死亡二十三人,重伤九人,轻伤十二。李家八娘子……不幸亡故。”说到这里,偏头向李十二郎,轻声道:“司空节哀,李兄节哀。”

    ——话对两个人说,看的却只有李十二郎。

    李家诸人进庄子时候,李八娘就已经重伤不治,她的兄弟姐妹犹吃得下,睡得着。更别说李司空,他记不记得这个孙女,都成问题。倒是李十二郎这个与她一母同胞的兄长,多少有几分真心——可像他与三娘。

    果然,李司空只微点了点头,以示谢意,李十二郎却是眼圈一红,咬紧牙关没有言语。

    元祎炬心里一沉,虽然一早对局面有所预料,这条消息不过是雪上加霜。没有它,李家也放他不过——如果他真是凶手,或者被迫背锅的话。这一念过去,开口请求道:“太后可允我问陈莫几句话?”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太后道:“准!”

    “陈莫!”元祎炬喝道,“你既是奉命杀人,可有手令?”

    元祎炬接手羽林卫一年不到,他不比于家世代积威,也不如昭熙背靠大树,又有战场上的功劳打底。他家世薄,资历浅,性子又和软,羽林卫原就不太服他,也得亏这大半年里没什么事,才没出乱子——然而若非如此,陈莫也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贪功求进。

    所以他这一喝,陈莫也不惊慌——还不如昨儿在庄子上昭熙那一耳光来得惊,只道:“并无手令。”

    “那是口谕?”

    “正是。”

    “何人传达的口谕——可是我?”

    “并非将军。”这件事,陈莫不敢说谎。

    一旦他开口说“是”,元祎炬下一步必然逼问他在何时、何地——谁敢担保他胡乱报出的时间点上,元祎炬身边无人?虽然在陈莫看来,他的这个上司未必有这么聪明,但是他不敢冒这个险。

    他已经试过冒险,以求富贵,他失败了。

    如今只能尽全力补救,不能出错,一个字都不能错,再错一步,必死无疑。这里任一个人,都可以随时碾死他,不会比碾死一只蚂蚁更费劲。所以他说的话,九成九都是真的,只有半句谎话——

    他面无表情地说:“是个姓柳的小黄门,拿了将军的信物,传的口谕。”

    “什么信物?”

    “就是将军此刻,腰间所佩之玉。”

    腰间佩玉……元祎炬不由自主手摸到玉上,温润的触感。他知道陈莫是在说谎,但是他知道没有用,谁能作证?即便是这段时间里见过他的人,谁又能拍着胸脯保证,这块玉一直在他身上?

    没有人会格外留意一块玉。

    所以他无法自证清白。

    好口齿,好技巧!他心里咬牙。然而到这份上,除了硬着头皮继续执行随遇安的策略,他再没有别的选择。

    元祎炬说道:“臣无法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