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5章
不会闹这么大。如今新君已经登基,君臣名分已定,大伙儿奉他为主,再来这一出老母鸡变鸭——实在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昭恂不是高祖子孙,血脉已远;又,先帝无子,首选当然还是矮一辈,可作嗣子,继承香火。

    ——昭恂和先帝可是嫡亲的表兄弟。

    当然太后已经顾不上这些。她原本的计划里,就没想过会是个公主——谁能想到呢,钦儿竟福薄如此。之前都说是个儿子。到孩子出来,已经是措手不及,又想着小小婴儿,横竖不能亲政,是皇子是公主都没差。就让她先占住位置几年,她慢慢儿从宗室里挑……挑个合眼缘的孩子。

    当然还是得小,大了养不亲,也不好掌控;还得家世不显——三郎当然是好的,但是三郎做外甥比做继孙好。

    而且选三郎,总须得问过元景昊,不教盼娘为难才好。

    谁想事情泄了出去。

    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太后也没有头绪——这事儿,可连盼娘都不知道啊。婴儿养在式干殿里,除了琥珀和王太医,再不许人出入……只除了今儿登基。自前朝回后宫,婴儿哭闹,琥珀抱着她去把了次尿……莫非就是这时候?

    太后倒是想把当时在场的宫人、内侍,一个个揪出来打死,但是眼下也不是时候。眼下要紧的是先扶了三郎上位,堵住所有人的嘴。不然高阳王……那老头子也是猪油蒙了心,口口声声膝下子孙繁盛。

    他是高祖长子,血脉既亲,辈分也高,如今先帝墓木已拱,这老头倒还硬茬茬地活着。太后也不得不多少留点脸面。

    然而盼娘却说:“……其实未尝不可。”

    太后:……

    “如今景昊不在京中,二郎又不赞同。南阳王未必压得住羽林卫。”王妃是不大看得上元祎炬,当初李司空回京,局面尚好,让他协助宜阳王那是多大的脸面,结果他倒好,损兵折将回来,还倒打李家一耙。无论如何,昭熙才是自己人,“在高祖子孙中挑一个,至少明面上压得住。”

    太后默然。妹子的心思她明白。要立三郎能倚仗的就只有始平王父子,如今始平王出征未归,虽然重兵在握,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昭熙又摆明车马不赞同。元祎炬顶不了太久……盼娘也是怕。

    但是她自个儿的儿子、自个儿的孙子、孙女她能做主,没人能二话。高阳王的子孙上位,即便如今年幼,只要坐到了那个位置上,都不用十年,过上两年她就能看到了……这天下,还有她坐的地儿么。

    前朝有的是教训。

    ...................................................

    新君是个公主这件事,太后保密得太好,连始平王妃都瞒过了,更别说王公大臣。就是一向自诩消息灵通的广阳王,这次也没有得到确实的消息。整个帝都暗流涌动的还只是皇帝不明不白的死。

    元祎修打出旗号来为天子复仇,也不过就让他冷笑了一声而已。没有人觉得元祎修能成事——虽然听说这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嘉语也不觉得。

    前世元昭叙打着为她父亲复仇的旗号把洛阳烧过一遍之后,城中亲贵都如惊弓之鸟,胆大的尚能浑水摸鱼,胆小的索性舍身出家,元祎修是躲到了城外庄子上。到周乐进京,想找个人来当皇帝竟不可得。

    原本周乐属意北海王。

    元昭叙进京的时候,这位紧急避难到吴国去了。后来的元昭叙兵败,吴主派兵送还。最后没有立成,是因为城中传闻这位好男色——嘉语当时琢磨着,要这位族弟上位,周乐的性向少不得大大成谜。

    大概是不想背这锅。

    后来是派兵一家一家把人请出来议事。最后依祖制,铸成金佛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8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