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2章
他手头的资源实在有限,金陵又迟迟没有消息。洛阳亲贵个个首鼠两端,元祎修对他的不满已经越来越明显,他被堵在洛阳,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两百年前晋室内乱失去中原,之后五十年里数次北伐,都得到了中原豪强响应,但是数次功败垂成,最成功的一次他们收复了长安,然而后院起火,匆匆而返。

    那之后,再无北伐。

    又一百年过去了,偏安江南的士族渐渐习惯江南水土,而中原豪强也不复有故主之思。也对,哪里来的故主?晋室亡国都七八十年了。他从前总听说中原如今粗鄙,但是亲至洛阳,才知道也是衣冠之乡。

    书同文,语同音,习同俗——你如今再来说他们是异族,谁在乎这个?

    老百姓只在乎穿衣吃饭。

    如果金陵一直不派兵来援,他也只能尽他所能守住洛阳,实在守不住,他带来的这些江东儿郎,他得全须全尾地带回去。

    安业的这些想头,萧阮虽不能尽知,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认真说来,洛阳城坚,只要物资充足,军民上下得力,即便是始平王大军回师,守上一年半载其实问题不大——前提是元祎修听话。

    问题就在于,元祎修主意又大,守城也好,打仗也罢,见识都不算高明。

    除了广怀王、高阳王这些上了贼船怎么都下不来的宗室,这洛阳城里高门都不会跟着他死心塌地,一旦有个里应外合的,就像他当初破城一样——他手里可信的、能用的,还是只有安业这支人马。

    可惜了这支人马,他也想要,萧阮忍不住笑了一笑。

    元祎修在他身上没少下功夫,话里话外地提金陵,提他原本该是吴国太子——都哪年哪月的账了。

    大概是一直不见效,急起来,所以才下了三娘这剂猛药。

    算他下对了。

    他眼下还算不到元祎修的具体计划,最好的法子莫过于让他跟着他的节奏来。当然,还是需要三娘配合。

    只是他如今又见不到她。

    萧阮微叹了口气,有太多需要推敲的细节。如果反客为主,拿下那七千人马,即刻南下,三娘她——会愿意吗?

    心神微分,就仿佛有风拂过。

    十六郎与他约定的日子就快要到了。

    想到十六郎,萧阮从屉中取出一卷书信,信边起了毛,其实并没有存放太久,只是他摩挲的次数有点多。十六郎说是给他的大礼,他当时还道他大惊小怪,待打开了看时,也是一阵头晕目眩。

    那信里说:“此子甚佳”、“为父想来亦可”。以始平王在军中的说一不二,给女儿的信竟然会写得这样扭扭捏捏,小心翼翼。萧阮几乎可以想象始平王抓耳挠腮,在纸上涂涂抹抹的样子。

    从来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祎修这个媒三娘可以不认,但是始平王亲笔,她怎么会不认。

    萧阮忍不住微微笑了一下,他心里实在欢喜。带她南下,带她到金陵,带她去莫愁湖,看风起,莲叶脉脉,一波一波传递的水痕。

    六月,莲蓬出水,莲子青青——不知道她可喜欢吃莲子。

    .............................

    永安元年三月二十二日,宋王萧阮迎娶华阳公主。

    .............................

    嘉语是从宫里出阁。

    元祎修到底不放心,放她回去当日就把她召了回来。这次进宫嘉语带了半夏和姜娘。

    她及笄之前就已经在备嫁。嫁衣、妆奁都是现成的。原本该有公主府,然而事起仓促,萧阮又是王爵,双方也就心照不宣地不提——提也无用,元祎修穷得恨不得扣她一半嫁妆,哪里还肯多出银子来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