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6章
姑娘啊,祖望之庆幸自己没有告诉她昨晚青庐的失火。

    ..........................................................................

    姜娘退了出去。

    昭熙看着她的背影忽道:“青庐起火的时候,三娘身边都是宫里的人。”

    嘉语“嗯”了一声,敷衍道:“十九兄不让我带太多人,姜娘和半夏都是我坚持再三才许跟过来服侍。”

    如今跟她进宋王府的宫人死了个七七八八,也就没有人阻拦姜娘和半夏了。

    昭熙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实在没想到十九郎……”

    “谁都没有想到。”嘉语接口道。

    但是他原本应该想到的。父亲不在洛阳,府里就只有母亲、妹子、妻子、幼弟,他不该如此掉以轻心,以为局面可控。昭熙懊悔过很多个日夜,只是这些话,也不能说与嘉语听。不能说给任何人听。

    他昨晚混进王府,是抄小道直进青庐,所以听姜娘说到安业、王惠的死,脑子里转着,却不甚分明:“安将军的死,是宋王设的局?”

    “恐怕是十九兄的杰作。”嘉语解释说,“十九兄与安将军多有不和,安将军在江淮军中威望又实在太高,何况江淮军上下都是南边的人,没点由头,哪里能给十九兄使唤——宋王不过是顺水推舟。”

    她心里也感慨元祎修实在太小看了萧阮。以她推测,萧阮未必就知道王惠已经被策反,不过是和安业商量好引蛇出洞,王惠就上了钩。至于之后……王惠都死了,他怎么会放过他的家人。那个叫“阿圆”的小娘子,真心也好,被迫也罢,她的话,是半个字都不能信的。可笑姜舒就信了。

    真是他不死谁死。

    姜娘记性甚好,在场对话几乎是一五一十道来。那个王娘子自露面始,每句都话里有话,姜舒没听出来,安业没拦住,就让江淮军欠下萧阮老大人情——萧阮可不是什么善茬,欠他人情,多半得拿命来还。

    昭熙想的却是洛阳城破,家里就被围了,三娘哪里来这么灵通的消息——无非是萧阮告诉她。对萧阮愈发添了好感。想自己恐怕过不了今晚就会被送回去,留下三娘一个人在这里。因说道:“三娘……”

    “嗯?”

    “宋王他……”昭熙有些口吃。这些话,做娘的与女儿说,或者嫂子与小姑说,都是好的,他一个大男人要与妹子谈论感情问题……他爹为什么不把三娘生成三郎呢?昭熙心里怨念,然而该说的话还是得说,“我瞧着,宋王对三娘也算是真心实意,虽然说这桩婚事是情势所迫……”

    “哥哥!”嘉语叫了一声。

    “十二郎一去杳无音讯,”昭熙道,“莫非三娘心里有人?”他始终觉得,三娘与李愔这段订亲来得莫名其妙——虽然李愔并没有什么不好——好在去得也莫名其妙,算是扯平。

    嘉语:……

    嘉语也知道有些话,不能不和昭熙说清楚了——万一昭熙再把这个意思给她爹说了,没准她爹脑子一热就把她给嫁了。原本她爹对萧阮印象就好。斟酌了片刻用词,开口道:“哥哥觉得,宋王是怎样一个人?”

    “宋王么。”昭熙视线往上,逡巡不定。

    提起萧阮,洛阳人大约都是同一个印象:王孙贵公子。连宗室都会有这种错觉:萧阮就是按着这个模板长出来的,容貌、风度、学识、言行举止,无一不符合他们的想象——也许还是元家发迹之前,对中原的想象。

    按说元家入主中原近百年,哪个不是金玉堆出来的人,单独拎出来也都是好汉子,好相貌,好风度,但是给萧阮这么一对照……货比货得扔。幸好去过金陵回来的使者说,金陵诸公子也远不如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9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