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连续两代住持都喜他天资聪颖,悟性通透,虽然年纪小,隐隐已见高僧风范。这样的出身,自然瞧不上法印这种混吃混喝的混子,甚至不明白法印这样的资质,如何让师父收入门墙。
他今日原是在打坐,冥冥中感知到气场波动,信步走来,却到这个酒肉和尚门外,脱口而出的断语,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很明白,到这会儿被怼了,方才潜心看了萧阮片刻,说道:“公子背负因果——”
“天底下谁人不背负因果!”萧阮一声喝断。
法照不料他辞锋厉害,心念一转,便知那再世之人,多半是他心上人。所谓因果,恐怕缘起于此。然而这话不无道理,便如他六根清净,这一念之动,岂知不是因果?他自幼修行,自不像俗世中人负气斗狠,默然片刻,竟恭恭敬敬行礼道:“小僧受教了。”再不看余人一眼,走了出去。
萧阮:……
法印拊掌大笑:“也就殿下镇得住他,这小子,平日里心气高得能上天!”
萧阮也微微一笑,却想道:自古修道修佛,只图口饭吃,招摇撞骗也就罢了,就怕苦心于此,却走了歪门邪道。他明明瞧不上法印,却特意走来,恐怕只为那一句“再世之人”——如何能让他找到三娘!
作者有话要说:
云林寺是借了灵隐寺的原名(嗯嗯灵隐寺在杭州,不在江陵^_^)灵隐寺里头不说,外面石窟里的佛像很值得一看……
话说回来,南北朝时候和尚还没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萧衍开的头,所以法照骂人家酒肉和尚是不对的嘻嘻^_^
------------
284.公主驾到
他这些日子戎马倥偬,
不得闲暇,便偶尔想到,也迅速让这个名字滑过去。他原就不是儿女情长之人,到今儿被这个和尚一口叫破,说无缘人已是无缘,
面上虽然没有什么,
心上就如同插了一刀。
如果不是和尚紧跟着来了一句“再世之人”,
兴许他会忍不住问“何谓有缘,何谓无缘?”他和三娘纠缠几年,
就算起初是他有心设局,
那后来总是缘分吧,如果不是始平王横死,三娘已经应允了他从头来过。
这么多年,
生生死死,她应允的,
也不过就只是一句从头来过。
她说从前,
他走之后,她留在洛阳十年。
他不知道她怎么过的这十年,
但是也许他看到了结果——如果这也算是因果的话。他花了那么多心思,那个人不过是露了一面,她就跟他走了。那固然是报仇心切,
然而何尝不是她对他的信任,
多过对他。
他极少去想这些,
极少去想那个晚上的月光与背影,
刀光与箭光,极少去想她离开他之后,会发生什么,风筝断了线,往哪里飞只能凭风。谁都不可能停留在那一刻,他马不停蹄地南下,她马不停蹄地北上,谁都没有回头,无非谁都回不了头。
他甚至不能抱怨她始乱终弃。她是从来没有骗过他,连欺骗都吝啬。他这时候往回想,她对她唯一的承诺不过是,只要你不死,我就原谅你。
你看,最多……也只是原谅而已。她原谅他们的从前,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从头来过。他当时是当局者迷,如今想来,或是旁观者清。
他不知道因果。
他不想知道什么是因果,那些他没有种下的因,他不得不背负的果,就如同国仇家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