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0章
的缘故,有的人没看明白或者受套路文影响比较深会认为逻辑不对……所以会写作话。

    不过我还是全部删掉了,就这样吧。

    ------------

    296.洛阳风云

    有时候元祎修会忍不住想,

    如果如今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还是他的堂弟元祎钦,他会怎么处理眼下危机,是否会有更多人心甘情愿俯首听命,而不必如他朝惕夕厉,战战兢兢——那简直是必然的。

    他天然具有继承权,

    不像他,

    在法理上有致命的弱点。

    之前攻陷洛阳,

    还能以为先帝报仇的名义,后来收拾远道而来的吴军,

    是扯上始平王,

    如今——在他和华阳公主之间,谁会信他为始平王报仇?就是萧阮会掉头杀个回马枪,也比他来得名正言顺。

    河北燕朝腹地,

    离洛阳就这么远;又地方富庶,人口繁盛;冀州不听号令,

    其他州县岂有不效仿的,

    一旦成了气候,就是四分五裂;种种,

    都是心腹之患,元祎修如今早没了三个月前的春风得意。

    这一切怎么开始的?绍宗归顺,却放了六镇降户去冀州就食;元昭叙进朝,

    却留下华阳这么个尾巴。他也不知道是该怪萧阮夫纲不振,

    管不住娘子呢,

    还是怪华阳不识大体——好歹她也是他燕朝公主,

    享受他燕朝食邑,怎么就不以大局为重呢?燕朝四分五裂,她这个公主能得什么好?

    但是血亲复仇这件事,自古有之,自古以来,都以为是义举。他最多也就能否认始平王的死和他有关。实在不成,把元昭叙推出去也是可以的——如果推得出去的话——就怕华阳并不因此罢手。

    而他登基的合法性又进一步被削弱。

    想到这些后果,元祎修着实恼火。虽然王政一再安抚他,说天下乱势,非一朝一夕。他从前所见繁华,不过是以天下富庶,涸泽而渔,供洛阳淫.乐,到姚太后执政后期,政令就已经出不了京畿。

    又鼓励他说,当此时势,合该圣人力挽狂澜。

    他倒是想,可是崔九郎死了,唾手可得的冀州转眼就成了个刺头。王政去信都,他是一万个不赞成,生怕他有个闪失,他身边可再没有第二个如此得他信任的人了——元昭叙自然不可信。

    出发之前诸事具备,他也指望他这一去马到功成,结果又灰头土脸回来,万幸人没事。

    元祎修对于信都声称的“始平王世子在军中”是一万个不信,没见到人,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也不信。他是恨不得砍下元昭熙的头,给他高高挂在洛阳城门口,让天下瞻仰——让你们信他还活着!

    可惜他不能。

    洛阳城都快翻过来了,也没找到元昭熙。连他从前在羽林卫的那些心腹也都消失了个七七八八,活着是严刑拷打,打死了都还是一句不知道。恐怕是真不知道了。

    何况他如今还指着元昭叙和绍宗带回来的始平王旧部给他去河北打仗呢。

    说来可笑,元昭叙与绍宗所领,都是始平王旧部,听说要去河北收拾六镇降军,竟都欢天喜地过来领命。底下人就是好糊弄,不好糊弄的人好收买,不好收买的人还能分化,实在不成,不是还有镇压吗?

    所谓帝王心术,说穿了不过这些。

    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一切,毕竟还是有个底线。要他如今就反咬一口,说始平王父子有弑君之嫌,恐怕军中立刻无所适从。所以便是他有把昭熙抽筋扒皮的心,这会儿也只能咬着牙捧起他们父子。

    何况还有个谢氏在洛阳,把元昭叙那头压得死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