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6章
祎炬始终是个贵公子,而宇文泰是个霸主。如果贺兰袖只想要一个安身立命,那当然是投靠宇文泰更为妥当——如果宇文泰让她投靠的话。

    嘉语与昭熙说道:“从王郎君的说辞来看,袖表姐怕是从来没有想过投靠宇文将军。”这些布置的矛盾与奇诡,有些看来几乎是不合情理。那背后是贺兰对于陆系人马的了如指掌——非如此不能成此险局。

    她自己也该知道这个局太险,很难取信于人,却还是这么做了。

    她不会是信昭熙,而该是信——她。

    信这个同样与她两世为人的表妹,能够看穿这布局里的合理性。有些人的命运是只有她们两个知道的。至少她赌她知道。天下大势改变之后,人的命运会随之不同,但总有些东西,是有迹可循。

    嘉语从未想过,她这个表姐在权势之外会有别的追求,这时候翻想起来,要说权势,她前世已经是顶峰,两朝皇后的成就,便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很了不得了。却终究心有不甘。然而她从前没有在萧阮那里得到的,重来也仍然没有。嘉语不得不怀疑,要是她在别处得到了呢?

    她之前是全然不能够明白为什么陆俨会对贺兰袖另眼相待。那个扼守豫州的将军,她只记得他的声音,来不及看清楚他的模样。但那也许就像从前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周乐对她另眼相待一样。

    她看不到的好处,陆俨看得到——贺兰袖当然是有她的好处的,真也罢,假也罢。

    而陆俨待贺兰袖的好,她看不到,贺兰袖心知肚明。

    她连名分都没要。

    贺兰袖会是因为动情,而不肯投靠宇文泰,宁肯回洛阳求她吗?她不知道。那听起来简直天方夜谭。贺兰袖,她的表姐,不为了生存,不为了权势,而为一个死去的男子,回来求她?

    那比她为了萧阮求她更让她无法相信。然而证据就摆在她面前。

    昭熙反而比她容易接受——在昭熙看来,前头贺兰袖嫁给咸阳王是个意外,时间也不是太长,而后来作为陆氏宠妾,有人杀了她的夫君,她要为他报仇——那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吗?他都不明白他妹子在怀疑什么。只笑道:“三娘这几个人倒是得力——是大将军借给三娘的吗?”

    嘉语道:“是我从前用的人。”

    昭熙奇道:“怎么进京之后,不曾听说?”当初在信都起事的人论功行赏,又是嘉语手下,没理由不出头。

    嘉语简洁地回答:“贪贿,去官。”

    这个问题在当初跟他们进京的新贵身上十分严重。从前是成败难料。周乐俭朴,便嘉语姐妹也不以此为能。到进了京,难免不被权贵的豪奢晃花了眼。又以功臣自居,以为是自己应得的。

    尤其这几人并非战将,没有额外收入,又是寒门出身,难免铤而走险。人还是能干的。

    昭熙笑道:“三娘如今不用了,就给我用吧。”

    嘉语沉默了片刻,说道:“他们原本就是哥哥的臣子,并非我的私人——哥哥原不必与我说这个话。”

    昭熙心道:也只有他这个傻妹子这么想。一面细看供词,一面问:“今次西征,没用驸马,驸马可有不满?”

    嘉语道:“周郎原不赞成今年再征。”

    去岁关中饥荒,得了夏州、灵州、凉州,又平了汾州之乱。掳回来万余户。无论是人还是地方,都需要时间消化。何况长安局势,他们逼紧一步,则抱团对外,齐心求生,他们这里松一步,他们就会勾心斗角,内耗不休。

    然而在昭熙的角度,长安是越早解决越好,拖得越久,关中对于元祎炬这个伪帝的认可度就越高——还不止是周乐势力的问题。且待内耗结束,战斗力又大不一样——这个时间点太难把握。

    嘉语知道这个,所以轻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1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