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如何风华绝代,怎的就拜了崔明启这个混不吝当了老师?
不过借着这个机会,将李庆芳彻底推向崔明启的对立面,于达还是很愿意的。
“首辅大人权势滔天,可不是你我二人能动摇,三辅刘老还在告假。”
崔明启便明白了,于达这是不愿让刘秉卿坐山观虎斗。
那就都拉下水呗。
崔明启回家抱着两坛酒去了薛府。
一番畅谈后,再上早朝,便是崔明启联合次辅三辅对首辅李庆芳的围剿。
那声势比言官们可大太多了。
李庆芳虽权势滔天,却也无法对付如此多人。
数日后,李庆芳给天元帝上疏请辞,天元帝自是不允,这弹劾便继续。
李庆芳再辞,天元帝再不允,如此反复拉扯之下,李庆芳病倒了。
天元帝立即派御医前往李府为其诊治,又是各种好药材往李府搬,可见天元帝对首辅大人的看重。
朝堂纷纷扰扰,天元帝焦头烂额之际,通城州一封捷报让得天元帝在御书房连呼三声好。
次日,朝堂便为之震动。
通城州一举歼灭两千一百一十七名海贼!
困扰通城州二十多年的海贼被彻底解决!
天元帝坐在大殿之上,朗声道:“这就是你们弹劾的能臣,这就是你们要杀的忠臣!你们究竟是为大越着想,还是为一己之私着想?”
此番怒斥一出,近日闹腾的言官们跪了一地,再不敢开口。
崔明启心中大喜。
难怪逾白如此淡然,原来是压着这等大功护身,看哪个不长眼的还敢弹劾逾白!
天元帝也觉近日的怨气被这一封捷报尽数驱散,目光便扫视众人:“沈爱卿立下如此大功,各位爱卿以为应该如何赏赐?”
吏部左侍郎秦诏站出来,对天元帝道:“回禀陛下,沈知州上任不足半年,此时若升迁实在不合礼数,不若先记下一功,待三年考核期到了,再行评判。”
天元帝不辨喜怒,扭头看向次辅:“于爱卿以为如何?”
“回禀陛下,臣以为沈知州虽立下大功,然也过错极多,不若功过相抵。”
崔明启心底一声冷笑。
前一日还和他一同对付李春芳,今日一得知逾白立下大功,立刻倒向李门,怕是担心他崔明启培养势力吧。
第268章
盐
朝堂之上,首辅次辅意见一致便没了其他人的转圜余地。
不说崔明启,就算天元帝都心中涌出一股怒意。
天元帝反问:“依于爱卿之见,沈爱卿这件歼贼大功就要被掩盖过去?”
于达听出天元帝不满,心中一思索,再开口时便道:“剿灭海贼乃大功,然大越律例规定,非勋贵不可养兵,沈知州实乃犯了大罪。”
今日李庆芳称病未上早朝,门下的秦诏分量不够,这压下沈逾白升迁的重任便要落在于达身上,于达自是当仁不让。
秦诏立刻附和,言官们好似找到主心骨,当即又是纷纷开口。
理由很充分:虽是灭了海贼,可沈逾白养了私兵,不降罪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升迁?
沈逾白这就是视律法与无物!
若其他官员都以为立下大功就可不顾过错升迁,大越怕就要灭国了!
天元帝:……
若不是他沈逾白的捷报里写明护卫兵乃是百姓自发组建,并未发粮饷,他都要信了沈逾白有了谋逆之心。
沈逾白一共才带了他给的万两纹银,怎么养私兵?
直到下朝,天元帝都未表态。
出朝堂时,于达已经与刘阁老走到一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