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旋即边揉着太阳穴,颇为无奈道:“你赶紧回家吧。”
沈逾白退后一步,又是规规矩矩行了学生礼,这才朝着宫门而去。
待到沈逾白的背影渐渐远去,崔明启竟又笑出声。
“崔阁老的学生实在胆大,一出手便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崔明启顺着声音回看,就见薛玉书从身后走来。
崔明启粗哑着嗓音道:“还好还好,本官没什么势力。”
薛玉书一噎。
崔明启便道:“薛侍郎还是快些去找次辅大人商议吧,此事非同小可。”
薛玉书咬牙切齿:“不需崔阁老费心。”
“本官只是感念一番,今日过后,国库该充盈了。”
薛玉书沉默片刻,方才再次开口:“他虽有万民书,也终究不该与满朝文武为敌。”
“还好他有万民书。”
崔明启感慨一句。
薛玉书便再没了与崔明启相谈的兴致,大跨步离去。
崔明启心中竟无比畅快起来。
其实崔明启并未孤立无援。
能入阁者,便有有官员依附。
于门、刘门、李门早已壮大,后续之人极难挤进去。
经过此前一事,各衙门换了不少新人。
他们便是以崔明启为尊。
只是这些人到底刚被提拔起来,话语权不重。
何况崔明启深知这些人更该是天子的人,他们虽有意投诚,崔明启并不受,只是平日里对他们多有照拂。
经过天子查过才升上来,并不需为此事烦扰。
天子下朝后,就去给太后请安。
母子相谈,自是提到了万民书。
太后极高兴:“能得万民书者,仅沈六元一人!他又是科举以来头一位六元公,实乃祥瑞。”
“倒是真祥瑞,今日于大殿露面,就帮朕解决了国库缺银子的难题。”
太后极有兴致:“他有何良策?”
“百官募捐。”
太后怀疑:“百官如何愿意?”
天元帝笑着将大殿之事说给太后听。
太后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一个个倒是巨富。”
天元帝敛了笑:“各衙门日日喊着缺银子,这天下的银子究竟去了何处?”
就是去了那些张口君父,闭口百姓的官员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