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这话盛苑没法接,只能是沉默。
恰好诚王妃也不想多言,于是这份沉默一直持续到马车停下。
“苑姐儿,诚王府和慧王府只隔两条街巷,劳你跟慧王妃带句话,若是有需要,尽可叫人寻来。”
盛苑临下车前,忽听诚王妃这般说,本能地就想客气句,只是诚王妃还有话说:“若是需要大夫稳婆,我都能帮上忙,无需临时寻人。”
说完,她就笑着朝盛苑挥挥手,撂下车帘离开了。
“???”盛苑瞧着马车跑远的背影,一脑袋的问号。
原以为这不过是诚王妃的客气话,谁承想,听到最后竟然话里有话?!
虽说姐姐距离临产尚有些时候,可慧王府早已备好府医、稳婆,更是和太医约好,待临产前月余,就请他到慧王府暂住,直到孩子过了满月。
瞧,这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了,怎么还会出现缺人手的情形?
除非是……有人算计?
这样的想法,让盛苑心里一惊。
不过她这次的震惊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宫里又来人接她了!
……
“苑姐儿,若是让你担任顺天府的府尹,你可有把我做好?”
秦太后一见面儿就扔来这句话,登时把盛苑再度炸惊了。
顺天府府尹?
这不是她哥哥现在坐的位置?
看出盛苑的疑问,秦太后跟她说:“工部右侍郎的位置空下来了,我有意调你哥哥前往,若是能做得好,再把他调到礼部任职也不是难事。”
从顺天府府尹做到工部侍郎,乃是从正四品越到了正三品,这可是极大的跨越啊!
“若是他在礼部也能胜任,将来说不得让他外放做个边疆大吏当当。”
咦?
盛苑感觉太后这张大饼画得挺有学问的,凭她对哥哥的了解,他若是知道了,肯定会努力表现的。
“所以,你要不要从大理寺调任顺天府?”秦太后见盛苑没回答,不由再度问她。
第八百一十九章:后续
自燕高祖下旨明确规定大行皇帝丧仪后,至陈至楚,一直未曾更改。
燕高祖昔时曾有言曰:“勿使身后之事滋扰黎民生计,食君之禄者当分其忧。”
故而沿袭燕陈旧制的大楚,也是将国孝期缩短为三个月,三个月后平常百姓依旧可以摆宴嫁娶。
倒是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家,嫁娶、宴请、鼓乐之期往往需要推延二十七个月。
鉴于燕、陈、楚三朝共用同一处京都皇城,故而三朝大行皇帝停棺之所皆在皇宫外苑的安平宫。
当然,三朝历代皇位更迭数十次,却从有哪次未像本朝这样,数十樽棺椁齐聚安平宫。
“按旧例,文武百官及有封诰者,当连续数日前往清源宫哭灵,礼仪当由祠祭清吏司主掌。”典籍厅北厅,内阁诸臣讨论着仪式程序。
若是按照先皇承元帝的后事安排,景和帝的灵柩在清源宫安置数日后,当移至皇陵附近的殡宫,等待钦天监安排奉移地宫。
可现在情况又有不同,有俩问题亟待解决。
其一是,这次皇室惨遭毒手,承元帝儿孙鲜有幸存,也就是说,这次跟在景和帝随葬的棺椁过多,整个行程若是安排王公大臣定点跪迎,怕是更容易使地方民间人心惶惶,不利于继任者之后的统治。
其二是,皇帝灵柩奉移地宫,是要嗣位皇帝亲自祭祀主持的。
可是按大朝会的意见,皇储继位被延迟,而钦天监的意见则是令景和帝及其亲属尽早奉移地宫,若是令暂代皇储之位的元宁公主主持祭祀行礼,那就意味着之前说的考察期取消了。
哪怕元宁公主暂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