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9章
    盛向涯面不改色的点点头:“送信的人见过苑姐儿了。”

    听他这般说,盛徊有些不解:“那小丫头怎么没给回信?”

    “苑姐儿政务繁忙,送信的人是在州县田间寻着她的,因不方便,故而只带来了口信儿。”

    “那你如何不曾言说?”

    “因着只是简单的问候,故而儿子一时忙碌,忘记回禀了。”

    盛向涯这般说,盛徊即使不大高兴,也没多言,只是嘟哝:“苑姐儿这时候,应该带着百姓转到洛都山里面了吧?”

    “苑姐儿向来有主意,父亲毋须过分忧虑。”盛向涯劝了一句,忍不住又说,“父亲,据儿子所知,负责应援的大军统领出自秦家,若是他们放缓驰援脚步,以致阿戎大军翻过洛都山……只怕朝廷内阁未必会定他们贻误战机之罪,倒是会把不察之责放到咱们的头上。”

    他说的秦家,就是他与亲弟弟盛向浔的外祖家。

    自从秦太后得势,秦家的日子就不大好过。

    只是那秦家也是能屈能伸的很,眼瞅着秦太后不肯借势,加之族里子弟能力天赋有限,走文臣之路不易,故而打定主意培养子弟从军。

    还真别说,十数载下来,还真出了几个从军的种子。

    这次负责配合主战军行动的支援军队里,负责指挥的那位,就是秦家人。

    第九百二十二章:战前准备

    守安城天空才见亮色,洪亮的训练声已经在府城各处响起,那一声声高低不一的拼杀声穿透了依旧缭绕的晨雾,汇聚向半空。

    军事晨练在守安城,早不只是驻军、内卫所、衙役巡捕们的职责。

    普通百姓,不论男女、不分老少,甚至一些不算健全的人,都响应府衙号召,尽可能的训练体能、提高战力、掌握自保技能。

    府州县衙也不闲着,专门寻了地方,免费给辖下百姓做战斗训练。

    当然,考虑到武器不可大规模下发,衙署寻了负责给衙役们训练的教头,研究出了一套用农具代替武器战斗的训练方法。

    没想到这法子交给守安城的百姓,训练效果极佳,田间地头常能见到男女老少挥舞着耙子锄头、镰刀棍子、小刀斧头,跟那一个个扎起来的稻草人使劲儿较量,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呆立不动的靶子,而是一群真实的敌人。

    “苑姐儿,你瞧大家训练的兴致很高啊!”安屿和盛苑站在距离官道不远的小山坡上眺望,看着一群群浑汗如雨的百姓,不由有些欣慰。

    盛苑也没想到守安城的百姓在习武一事上,服从性这样高,府衙的提议才一放出,全城百姓竟无一反对,不仅积极响应各地衙署的培训,还坚持不懈的自我训练。

    这般全城民众悉数习武的场景,让盛苑看得有些恍然。

    她从没有这样清晰的意识到边陲百姓的不同。

    “只是训练的时间太短了,真要是遇上阿戎贼子,只怕是要慌的。”

    盛苑笑了笑:“原也没指着让大家上战场,与其窝在家里自己吓自己,不若化恐惧为训练的动力……更何况,有时候,训练出的本能更可靠,不是吗?”

    安屿遥望着前方热火朝天的训练,认可了盛苑的看法:“也对,哪怕练不出技巧,练出胆气也是好的,至少在危难时刻,大家还是有可能生出勇气而非退缩。”

    “大家的枪口对准了阿戎,守安城内部就不易乱。”盛苑让全城百姓习武训练的最初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提升百姓的战斗力,而是想以团结促稳定。

    “自从八姓人家送回到乡间避难,府城和几处上等州县原本浮躁的气氛也沉稳多了。”安屿想到盛苑之前让那几家人自愿避居乡间,不由乐出声,“把他们打散了安排在各处乡村,用他们的资产雇佣多方村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简介 >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目录 > 第1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