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霍宵征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
明明就差点因为这个药,死在野外。
霍归宁嗫嚅道:“我查过说明书的,我吃的那个剂量,不会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低得快要听不清了。
霍宵征怒火中烧,他忍受不了似的,‘嚯’地站起身来,走出病房。
霍归宁呆呆地望着他的背影,自知理亏,不敢跟上去。
虽然想过霍宵征会生气,但她以为,他的欣慰应该会大于愤怒的。
毕竟,前世的父亲就是这样。
霍归宁的内疚中,带着一丝困惑。
前世,她确诊癌症之后,首先被打倒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妈妈。
妈妈一向体弱,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很快就崩溃了。
两人双双住院。
父亲一人分身乏术,也无法把这个消息告知双边年迈的父母。
权衡之下,便给霍归宁请了24小时护工,在她住院期间照顾她。
而父亲自己,则陪在母亲身旁。
霍归宁表示很理解,毕竟,她也不愿意看到母亲痛苦的模样。
后来,母亲逐渐接受了霍归宁生病的事实。
她想辞退护工,尽力陪在霍归宁的身旁。
父亲担心她身体被拉垮,只同意让她白天陪着霍归宁,晚上的护理,依旧交给护工。
“你要是倒下了,宁宁怎么办?”
父亲当时是这样劝说母亲的。
霍归宁深以为意,便在一旁帮腔。
妈妈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但是,妈妈太脆弱了。
那时候,霍归宁的大部分治疗都在白天。
丧失最佳手术期后,她面临的是无止尽的化疗。
化疗太痛苦了,化疗的副作用也好痛苦,肺癌的疼痛也好难忍受。
霍归宁时常陷入意识模糊的状态,等清醒过来的时候,经常看见妈妈泪流满面。
但妈妈也不愿她看见自己的脆弱,她会立刻转过脸,擦干泪珠,笑容温柔地唤她:“宁宁,你醒了,好点了吗?”
不好,一点都不好。
每次化疗结束,她都恨不得自己永远不要再醒来。
但是她不能这么说,因为妈妈会伤心,会内疚。
化疗周而复始,霍归宁在住院出院中来回切换,不仅脱离了学校,还脱离了社会,但却无法逃离生存的痛苦。
有一次,她的主治医生问她,如果太痛苦的话,需不需要中断化疗。
当时,父母都在她的身旁。
霍归宁咬紧牙关,才忍住想要脱口而出的肯定回答。
她虚伪地说道:“不用啦,我觉得我的状态很好。”
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但是父亲朝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甚至朝她点了点头。
母亲同样一脸欣慰地依偎在父亲怀里,眼里闪烁着光芒。
霍归宁想:啊,原来这样就能让父亲认可我了啊。
所以,直到弥留之际,她都没法说出让父母放弃她的话。
事到如今,霍归宁是真实的感觉到迷惑,同样是父亲,为什么她这种识大体、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没有得到肯定。
甚至于,霍宵征的状态,几乎称得上是愤怒了。
事实上,霍宵征的确很气愤。
他不理解霍归宁的自我伤害、自我牺牲的行为,一如霍归宁理解不了她为什么无法得到他的肯定。
父女两人的世界隔了一堵墙。
霍宵征从病房出来后,去了沈时言的办公室。
沈时言无奈道:“你到底要不要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