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云清川闻言,只觉荒诞又滑稽。
“千百年来,都是大理寺来审理案件,陛下怎么想的?怎会因为一个女子就建立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组织?”
“他可知道,随意扩建改制,是乱国之源?”
“且不论女子能不能做官,沁柔公主此人草民也不便评价,可官员升迁从来都是三年一步,五年一级,陛下这样越阶提级,寒了多少忠贞臣子的心!”
“更何况,案件审理,我这个当事人都没有被召唤,签字画押的流程都没有,就这么为案件定性了吗?”
“若判案如此武断,如此随意,天下可还有公理可言,法律可还有公正可讲?”
“全成了他们澜台的一言堂了!”
第六十三章
幕后真凶
朱成义见他如此激动,眼底闪过一抹苦涩的笑。
一个举子都知道的事,他作为内阁重臣,文官之首,又怎会不知?
可他这一派系的文官,都被禁锢在秋闱考场之中,若无圣令,不得随意离开,更无法去朝堂之上规劝。
今日抽空过来看云清川一眼,也是背着众人,悄悄寻来的,只有半刻钟的空闲,交代完最后的话便要离开,不能被人发现。
此刻在朝堂上的那些人,要么是武将,要么是摄政王一脉的文官。
摄政王因故离京,那些人没有摄政王的命令,并不敢多言,暂时按兵不动,根本不敢以死相逼,求陛下收回成命。
至于武将,为了拉拢武将,那位沁柔郡主,给了姜小将军一个澜台副司的职位,等于给武将也在澜台安排了一个位置,那群不知所谓的大老粗们,见有利可图,也都没有出言阻拦。
一群糊涂蛋!
摄政王当政多年,虽然行事作风有些霸道,但从未做出这种荒唐事啊。
从前朱成义看到摄政王就觉得烦躁,认为此子狼子野心,有朝一日,总会发生些不肯放权的政变。
可随着陛下年岁渐长,逐渐插手朝政,他才知道,有一个识大体的掌舵者……是多么重要。
不是说陛下不好。
陛下熟读兵书史传,为人宽和体恤,若好好磨练,将来也能成为一代贤臣,成为守成之君。
可坏就坏在那沁柔郡主身上。
不知怎么得了陛下的眼,不仅搬进了皇宫居住,大肆鼓吹商业强国,还甚至提议让商人之子,也能参加科举,减免商业的税收……
想到那些荒唐的举措,朱成义气就不打一处来。
但如今他秋闱缠身,没时间下场跟沁柔郡主对撕,只能咽下这口女子参政的怒意,一切等秋闱结束之后再做打算!
深吸一口气,朱成义看向云清川,看着他衣服上残余的血痕,眸中的不忍之色一闪而逝。
“澜台如今归陛下直接掌管,他们有他们的审案方式,自然跟大理寺不同。”
“他们盖章定论,你辩无可辩,老夫也没办法为了你一个人,直接去朝堂之上闹事。”
云清川面色阴沉如墨,但开口与朱大人语气的语气,仍然带着尊敬,“草民多谢大人关怀,这都是草民的命数,大人莫要挂怀。”
朱成义摇了摇头,眼底闪过一抹疲惫之色,“澜台那边的结论,是你虽然科举舞弊,但未酿成大错,所以并未判处你的死刑。”
“面部刺字,笞五十,手脚砍断,流放千里。”
“如今皇榜未出,你的事还在压着,等一个月之后出了皇榜,便会对你行刑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你尽量让家人走动走动关系吧。”
云清川垂眸,眸底一片冰冷无言。
朱成义又道,“你的试卷已被撕了,那张抄袭的字条也被带走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