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土也好,或者整个棋盘的其他棋子,不一定就要动。反而如果陷入拉锯战,就要逐个蚕食,劳心劳力。
而且这种将军,机会非常难得。就那么一两次的机会,用掉之后也就没有了。输赢不过就是一瞬间,赢了也就赢了,输了也就输了。再走什么闲棋,吃对方的车或者炮,没有意义。”
张元庆的解释就是,我只动最关键的,其他的只要与输赢无关,我都不会动的。甚至他自曝其短,说明自已的手段只能用一次,用过就没有了。
而这个答案,正是马青源想要的答案。
所以马青源漏了一个破绽,被张元庆一招将死了。
“年纪大了,比不上年轻人了。要不然再来一盘?”马青源又邀请张元庆。
两人开始新的一局,这一局马青源出手就稳健的一塌糊涂。在他的围剿之下,张元庆兵行险着被识破,很快就败了下来。
两人很快开始第三盘,相互切磋之下,马青源改变了棋路,棋风变得诡异起来。在他的专业级之下,张元庆再度败下阵来。
马青源提醒了一句:“你看,你的棋风已经被我摸到,如果你还是用之前的刚猛方法,就对我没有效果了。”
如果说之前是试探,那么这两局就是敲打了。这应该不是马青源的意思,而是冯毅斐的意思。
你对付陆济海的方法,未必能够对付我。
第172章
冯毅斐的示好
张元庆知道自已被敲打了,可是他也没有在意,乖乖受教。有时候,没有必要什么都硬顶。体制内还是和气为主,能商量的事情还是商量着来。你干天干地干空气,最后肯定是被大家一起干你。
他硬顶陆济海是因为双方已经是你死我活,他只能兵行险着。不过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他将战略已经确定了,那就是打一拉一,而且只打大的。
所以在此过程中,他从来没有找冯毅斐质问过什么。就算知道对方点头,让自已去挂职,他也假装不知道。一旦去问了,那就是将这个助力逼到对方阵营。
对于冯毅斐这边,虽然他经常和陆济海同进退,甚至有时候出来给陆济海挡枪。
张元庆却觉得,他们未必就是一条战线。正如周强斌教自已的,哪怕一条战线的,也不一定心就在一起。
现在陆济海被弄走,张元庆没有必要得罪冯毅斐。你想要敲打,我就让你敲打,而且乖乖示弱、藏拙。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我都认怂了。
张元庆低调说道:“我那就是三板斧,秘书长是火眼金睛,在运筹帷幄这方面,我确实比不上您。”
“你也太谦虚了,好好打磨几年,一切皆有可能。”
马青源说着就拉张元庆起来出去吃饭,从书房出来的时候,饭桌上已经准备好了。他家还有一个小饭桌,摆放在客厅东南角的位置。
冯慧带着小孩,就在小饭桌上吃饭。既显得有家里的烟火气,也不打扰张元庆和马青源喝酒、谈事情。
外国人经常说什么西餐礼仪,什么日餐礼仪。那种所谓的仪式感,到东方大国这里根本看不上眼。
有些人看不上自已家的文化,一味的夸大西方用餐礼仪是如何的优雅高端,认为东方就是吃饭喝酒的庸俗文化。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东方大国乃是礼仪之邦。
真要是说仪式感,单单用餐入座的规矩,很多人怕是都不知道往哪里坐。这还只是规矩,再往上有着传承千年的宴文化。真正做到人情练达,必然要经过宴文化的洗礼。
一顿饭的效果好,往往就能办成一些大事。
这也是为什么托人办事,一定请人家吃个饭。吃饭的时候,大家很多事情就比较方便谈。总不能一上来,我请你洗个澡,两个人光着膀子你一句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