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边干部群体也停止了闹腾,不过反过来纷纷来找张元庆,希望张元庆能够留在常溪县。
不知道是谁发起了一个活动,全体干部写了一个联名信,写到了省委,联名信就是挽留张元庆在常溪县担任一把手。据说信写得情真意切,广大干群总结了十大理由。
不过现在省委哪里能够管得上这个事情,闫文志和杨峥通了一个气,让调查组成为工作组,暂时帮助常溪县平稳过度。
张元庆自然是组长,他们工作目的是协助常溪县做好空档期的管理,如此一来才算勉强安抚了常溪县这帮基层干部。
第827章
辞旧迎新
张元庆作为工作小组组长,迅速开始整理常溪县的乱象。虽然他只有建议权,很多事情都是要通过干部大会来决定。但是他的建议权分量,自然是不一样的。
张元庆大刀阔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其实他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在这里坐镇,那么也能让这个地方稳定下来。
但是张元庆也不是那种人,他是真心想要为常溪县做点事。经过前期的了解,张元庆将原本的大营商考核做了进一步的细化,然后又对重点岗位进行谈话。
特别是一些被错误处分的,都经过进一步认定之后,将处分拿走了。也有一些干部确实犯错的,都被重点约谈。
张元庆坚持一条底线,那就是没有犯大错的话,只要积极主动退出非法所得,那么都能够从轻发落。这也迅速整顿了常溪县的风气。
在解决完干部问题之后,张元庆又前往各个大企业进行调研,稳定这些企业家的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张元庆引进的中药材提炼厂,现在规模早已破亿,老板书晖已经是常溪县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现在他们成立了一个企业家协会,书晖就是会长。
书晖早就得知张元庆回到常溪县,一直想要来拜访,都被拒绝了。
直到调查组变成了工作小组,书晖立刻抓住机会,带他与各个企业家打交道。有了这个中间人,再加上张元庆的名声在外,企业家纷纷表达了对常溪县发展的信心。
十天的时间,张元庆带着工作组东奔西走,常溪县面貌焕然一新。这令跟着张元庆后面的齐峰、钱子豪、冯程等人大开眼界,真正见识了这位组长的独特魅力。
体制内有很多人,有鲍勇这样几乎可以称为算无遗漏的妖孽,有朱华诚那样刚正不阿敢于搏命的清正之人,有碌碌无为者、有随波逐流者。不过更有一种,就是张元庆这样的。
你说计谋,他懂却不精。你说圆滑,他知道却不做。你说厚黑,他不屑一顾。他就是凭借着自已的苦干实干,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究竟哪条路才是康庄大道,已经不言而喻了。
其实张元庆这种整顿行为,上级也未必认可,已经有点越俎代庖了。所以在他整顿期间,关于常溪县一把手、二把手任命,迅速确定了下来。
马青源这个鸿为县万年老二,终于有机会调到了常溪县担任一把手。此次人选,省委组织部部长徐前进还特意打电话给张元庆询问情况。
毕竟常溪县前几任一把手,都这个结果,后面可不能再乱了。徐前进综合考虑,还是询问了张元庆的意见。
这要是说出去,相信也是震碎了别人的三观。张元庆一个正处级,竟然能够提议一个县的一把手。哪怕就是在这上面一句发言,那也是了不得的。
张元庆也是考虑多方想法,发短信到了每一个人的手机上。
“是张县长的短信。”
“我也收到了。”
“张县长也给我发了。”
短信是一首古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