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3章
空,不过就是接待过程中,隐隐能够感觉到人家的敷衍。

    天水市的干部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与人家的差距。有人偷偷问了一下,同等级的公务员待遇。得到答案之后,不免心里酸溜溜的。难怪人家看不上自已这群土包子,换做自已也看不上自已。

    田安象也有些面子过不去,只是他来学习的,不能说人家看不起你,你就跑了吧。那像什么话,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还是张元庆见状,让田安象带人去花城调研。在沿海省调研,自然要去这个花城。

    他们来到花城,花城是副省级城市,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跟田安象的级别相仿。而且人家是行政领导,天水市的人本以为,到了这个地方,仍然是冷遇。

    却没有想到,人家一把手亲自接待了。事后也派专人陪同,态度远比沿海省要好多了。

    正当大家感慨花城领导素质高的时候,周文盛就出现了。田安象作为闫派的主要成员,自然也认识周文盛,知道他是周传运的儿子。

    不过田安象与周传运的交集不多,他没想到,周文盛现在在沿海这边混的这么好,就连花城的一把手都肯卖面子给他。

    只是周文盛混得好归好,田安象也知道他不可能冲着自已的面子来的。想到张元庆坚持来花城,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其实田安象不知道,能让花城一把手出面,靠周文盛还是不行的,实际上是吴赫帮的忙。只不过吴赫轻易不出面,周文盛又是安北人,这才出面交好一下。

    周文盛以老乡的名义,盛情招待了所有人,随后又带着众人参观了花城一些企业。深刻了解,这个地方是怎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

    沿海省敢闯敢拼和开放的精神,给作为内陆城市的天水市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沿海短暂调研之后,调研组又转而去了沪市。

    离开沿海省的时候,张元庆地位再度提高,隐隐已经和田安象平起平坐了。众人不服气不行,这家伙太邪了。

    明明就是一个正处级的干部,跟他们都差不多。可是到哪都能吃的开。

    周文盛的出面,给他们的冲击很大。且不说他本来就是宣传部周老的儿子,就这个身份,便是他们高攀不起的。

    没想到的是,周文盛的能力也不差,他在商业的成就不比他父亲在政治上的成就差。就这样一个人,也对张元庆高看一眼,你能不服么?

    田安象没有深问其中的关系,他知道张元庆是周强斌的人,但是仅仅凭借这个关系,不足以让周文盛看重。说明张元庆身上,还有着自已不了解的底牌。

    只是在仕途上行走,谁的身上没有一些底牌。过分好奇别人的底牌,凑近了想要看清楚,搞不好就被别人底牌下压的刀片划伤了脸。

    “从沿海出来,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我们还瞄准着全省一流或者全国一流的时候,人家花城都瞄准全球一流了。国际化的视野,令人感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

    田安象之前也不是没来过,来这里旅游或者临时开个会,对这里了解的不深。可是长达一个星期的调研,真正深入了解它的时候,能够更加明显感受到彼此的差距。

    面对田安象的感慨,其他人也觉得沉甸甸的,不过一时也很难说出一个所以然。

    张元庆点了点头:“沿海省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天之骄子,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总量也不抢眼,后来才成为了第一。不过这个第一,一拿就到现在。调研中,给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四个字,人财兴旺。

    人多财聚,发展就有了底气。在这一点上,咱们天水市是公认的宜居城市,按说也是有吸引力的。只不过现在一直都是人口净流出城市,就别说人才了,年轻人都留不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简介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目录 > 第1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