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4章
    田安象主张在汇报调研成果的时候,对沪市工作值得学习的点多侧重一点。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张元庆低声说道:“田书记,我觉得松市长只怕听惯了这些赞美之词,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说说咱们天水市的情况。也许人家感兴趣,日后能够建立什么联系渠道呢。”

    田安象看着张元庆的状态,不由笑了笑:“你这小子心还真够大的,沪市是什么级别,我们天水市是什么级别,在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你能建立什么联系渠道?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也别出歪招。”

    田安象的年龄毕竟大了,自然是稳重为主。特别是这个松磊很有可能再往上的话,就连他也要仰望了。

    万一歪招没起到好效果,反而让这位领导对安北有了不好的印象,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张元庆能够感觉到,田安象还是有些拘谨。毕竟沪市市长,总是给人很多遐想空间。

    就连田安象面对的时候,都会难免有些局促。这是不可避免的,古人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那几乎是一种天然的影响力。

    祝万福先带着相关领导进入会场,看到沪市的领导,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年轻。张元庆看过数据,说沪市市领导平均年龄都低于一些省市。

    就连祝万福比起田安象也要小五岁,在这个级别里,小五岁那是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再看看履历,只怕更令人感到差距。沪市各区党政一把手,近九成以上有硕土以上学位。

    高素质、年轻化、精英化,这是沪市干部群体留给天水市干部群体的感受。

    祝万福笑着说道:“田书记不好意思,松市长临时来了一位客人,我们先开会吧。”

    这么一说,也就是松市长未必会过来了。这令田安象既有些失望,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的年龄已经距离到站很近了,在领导面前搏一搏,想要更进一步的想法,早就已经淡了。

    如果再年轻几岁,田安象的想法肯定是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在体制内年龄是一个宝。特别在看到沪市那些厅级、处级干部,给人朝气蓬勃之感。

    在天水市这边阵营里面,只有张元庆能够跟他们媲美。而显然,张元庆也吸引到了沪市那边干部的注意。

    毕竟张元庆坐在田安象的左手边,杨东月坐在田安象的右手。这是杨东月谦让的结果,也得到了田书记的默许。

    在老田的心里,也多少是想要展现一下安北或者说天水市良好形象。这么年轻的处干,也表明了安北重视年轻人才。

    简单的相互介绍之后,田安象主动谈起了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他面前的文字材料,是他与张元庆一起弄出来的。

    所以田安象没有照本宣科,很多内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沪市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此行感受最深的还是两个字,那就是领先。就说科技创新,我们天水市近期开展了学习,还在想着创新赋能如何开展,可是来到这里却觉得很多想法都有了方向……”

    田安象这番话不是假话,这也是天水市很多干部的心里想法。当然印象更深刻的是沪市的家底,家底实在太雄厚了,央企、省属企业林立,而且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大企业。

    祝万福等人闻言微微点头,这样的感慨,对他们来说太正常了。他也对天水市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些关心。

    田安象也不怕露家底,谈了天水市当前的gdP和发展的薄弱环节。

    天水市经济总量在安北省都是垫底的,所以数据注水还是不注水,在人家眼里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田安象谦虚的看着祝万福等人:“既然是座谈交流,我也不怕露怯了。沪市的优秀亮点我们带回去,也希望各位能够多提些宝贵意见。”

    祝万福等人倒是没有因为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简介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目录 > 第15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