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衷啊。”
对于对方的调侃,张元庆不以为意,也开了一个玩笑:“逆来顺受惯了。”
孙胜哈哈一笑,没有再调侃这件事,反而聊起了这次学习的一些事情。其他人看到孙胜跟张元庆如此亲近,也都羡慕得紧。
两人聊了一番之后,就回去继续上课。
本以为孙胜是过来打探自已的消息,没想到上午课程结束之后,孙胜又走了过来:“元庆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吧,给你介绍一些同学。”
张元庆知道孙胜作为班长,在班级里面玩得开。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就有些不足,所以能够多认识一些人,对他来说自然是有利的。
跟着孙胜来到了食堂,食堂是自助餐,两人打了饭菜之后去了餐厅一张大圆桌。
之前张元庆每次过来的时候,都能看到孙胜与其他人坐在这张大圆桌上。其他的人,没有得到邀请一般不会坐在这里的。
在入座的时候,孙胜将张元庆拉到自已身边坐下。
一会工夫,陆续有人来到大圆桌这里坐下。过来入座的都是此次中青班的学习小组组长,他们负责本小组学习和活动组织。
他们看到张元庆坐在孙胜旁边,坐下就纷纷打招呼。
孙胜和他们打趣道:“元庆可是咱们班优秀学生,咱们之间多交流交流。一些工作,也让元庆帮我们参考参考,省得被辅导员批。”
花花轿子人人抬,其他人闻言纷纷以茶代酒,跟张元庆你来我往一番,说着多照顾的话。不知道的,还认为张元庆才是这个班的班长。
其他同学见状都暗自咋舌,搞不懂是什么情况,张元庆怎么变成香饽饽了?
张元庆也暗自诧异,不知道孙胜这是什么意思,是在帮自已出头?
第1327章
大佬来站台
看到孙胜如此抬高自已,张元庆心里存疑,不过表面还是彬彬有礼地接受了。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是乖乖跟着孙胜的步调走,一个叫作房祁的中年人就开口说道:“既然孙班长说咱们元庆同学是优秀学生,那我可要考校几个问题,看看这优秀学生的含金量。”
这个人是鲁东发改委主任,按说出自鲁东,应该对孙胜很服气才对。却偏偏,孙胜前脚夸了张元庆,他后脚就要考校,给人一种唱反调的感觉。
而且他这个语气,有点上对下的口吻。
孙胜仍然是一副笑脸,好似觉得很正常。
这反而让张元庆高看一眼,这家伙有点笑面虎的意思。
张元庆看向房祁:“俗话说真金需要火来炼,我未必是真金,不过房组长看来是真火。”
房祁呵呵一笑:“是真金还是真银,还是看本质是什么。可别是金包银卖出了金价。”
张元庆笑笑,让他去问。
房祁张口便来:“济济多土,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这几天上课,提到了很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张市长可有什么高论。”
人才工作算是老生常谈了,房祁用这个考校,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想要答出水平很难。不亚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直接写一篇策论。
若是肚子里面没货,那就闹笑话了。
张元庆却没有感觉到棘手,关于人才问题的思考,最早要追溯到田安象就和张元庆聊过,两人在南下北上期间,相互进行过深入探讨。
而且他还接受过闫文志的笔记,甚至胡至功也与他探讨过用人观。再加上,如今的他已经算是主政一方,对于人才的思考是首要课题。
张元庆想起自已的成长经历,还有如今天水市的新一轮发展,缓缓说道:“房组长这个问题提得好,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不敢说高论,只是有几点思考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