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0章
丰所说的那样,伴随着争议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在这封信发出的一个多小时之后,正在采访的安北日报记者宣斌也接到了电话。

    “大斌,你们那边怎么样啊,现在网上到处都是询问天水市灾情的消息。”

    宣斌的一个同事,似乎嗅到了什么热点一样,盘问着情况。

    宣斌因为一直在忙,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回事,天水市这边情况的确有点严重,不过怎么弄到网上去了?”

    “我给你转个东西,你拿去看看。”

    同事闻言,直接把求助信转给了宣斌。

    宣斌看到这封信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惊讶。因为这种形式,他之前并没有看过。不过联想到昨天晚上,在天水市论坛上看到的求助帖,他又觉得跟眼前这封求助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宣斌当即打电话问了天水市市委宣传部,咨询这封求助信的真实性。

    宣传部给予的回答是,这是市长张元庆的个人行为,他们不予评价。

    没想到这封信还是真的,宣斌感叹了一声:“张市长果然是不走寻常路,不过眼前这个情况,只能说他提前求助是个明智之举。”

    在到来之后,宣斌通过各方了解到,在天灾到来之前,张元庆就开始严格落实防灾工作。所以天水市遭遇的情况是严峻的,可是准备也相当充分一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

    只是按照气象专家所说,这次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强降水范围广、强降水时段集中。据预测,未来几天强降水还会持续。

    张元庆在抗灾的同时能够考虑后面的情况,因此提前求救,这也是一种未雨绸缪。

    宣斌在感慨张元庆不同凡响之余,他立刻想到,这可是一个爆点新闻。他本就对张元庆是抱有好感的,此刻看到这个文,他就想要为这个可敬的市长做点什么。

    于是宣斌立刻打电话联系主编,如实汇报了天水市的情况,以及转发了求助信。

    求助信层层到了安北日报如今党委书记、社长蒋书友的手上,拿稿子过来汇报的是安北日报编辑刘振。

    这两人是老书记何艺伟的人,而何艺伟则是周传运老爷子的徒弟之一,只不过现在已经退休了。更何况,这两人都曾经在郑瑶手下共事。

    所以两人对张元庆都是很熟的,刘振摇头说道:“这元庆还真是喜欢出怪招,他这个性格与郑大笔杆子有的一拼,我行我素。”

    蒋书友看了一遍稿子,然后将眼镜取下,用眼镜布一边擦拭一边说道:“他和郑大笔杆子可不一样,说起来当年周老爷子手下几个人中,他的进步速度直逼当年的郑大笔杆子。不过做事来说,考虑还是很周到的。

    这一次用这种方式出圈,既有好处又有不好的地方,具体权衡想必这小子比我们都清楚。你的意见是什么,报出去么?”

    刘振如实说道:“凭着咱们之间的关系,报是肯定报,但是放在哪一版就有些讲究了。你是一把手,你怎么看?”

    蒋书友苦笑了起来:“这件事,是我能定下来的么?前段时间,省里面已经闹成了那样,现在发出这封求助信,那就不亚于站队了。依我看,还是发给黄部长吧。”

    刘振会心一笑,立刻照办了。

    结果经过多方的权衡,安北日报刊印了一个特别刊,专门宣传此次暴雨之下安北省几个城市的情况。其中还有一个专门的篇幅,那就是张元庆的求助信。

    看到这封求助信,每个人的感觉各异。胡至功和盐成道那边,是保持了沉默,对这件事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

    而在副省长办公室,省委办公厅人事处处长俞宏胜将报纸带给了任猛看。

    任猛面沉如水,他拍着桌子骂道:“黄凡易在搞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简介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目录 > 第2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