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8章
说有略高,也沉,不过它能驮东西,只要蹬车子的人能骑动,承重六七百斤不成问题。

    苏曼打开赵志峰的信看了起来,信中说了他的工作调动,已经调到了省城的军区。

    还有他的一些近况,嘱咐苏曼遇到难办的事就去找韩涛。

    不要不好意思,人情他会还。

    最后“想你”两个字,让苏曼翘起了嘴角,远处有一人牵挂的感觉,让她心中雀跃,欢喜。

    暗自想着,给他寄些什么,让他知道自己心里也是想着他。

    把信仔细叠好,放进了箱座子里。

    远在省城军区的赵志峰,也收到了一封信,是原军区给他转寄过来的信件,看到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名字,王萍。

    他面无表情,撕吧撕吧,随手就扔进了脚边的垃圾筐里。

    里面吴凤霞为了占小便宜,省邮票,和王萍塞进一个信封里的信,也成了一小堆垃圾。

    久等不到三儿子回信的吴凤霞,每次赶大集都要去邮局问一遍,每次都失望而归。

    今年秋天,村里的小学就开了,家里两个孙子都要送进去,她现在写信给赵志峰,让他负担两个侄子的学费。

    也是一个试探,要是他答应下来,他受伤时和家里闹的隔阂,那股气就是已经消了。

    以后,还是一家子和乐。

    否则,哼哼!养爹妈,照顾兄弟,是天经地义的,她就去找部队闹,看他还怎么在部队混!

    地里的庄稼苗长到了小腿高,地里的杂草也长了出来,村里人就扛着锄头,开始锄地。

    第一遍大草砍掉,小草铲干净;

    第二遍还得清一遍苗眼的小草,顺带着,把根部多长出来的苞米丫子也得掰掉。

    否则一根,两苗,互相抢养分,长出来的都是瞎穗,只有几个苞米粒。

    家里就三亩一分地,一院子牲口,还有来送野菜的,也确实离不开人。

    苏华就让苏曼在家看家,地里长草了,他就不去卖糖,伺候家里的庄稼地。

    等地都锄了两遍,他又开始他的小买卖。

    等庄稼长到了齐腰高,一场雨下来,地里又长了草。

    把草再锄一遍,就能封垄了。

    封垄的时候,还要追一遍肥。

    肥施在庄稼根旁,不能紧挨着根,防止肥力太大把叶子烧黄。

    庄稼长在垄台上,把垄沟蹚一遍,蹚起的土盖住肥。

    也能加固庄稼的根系,让土层疏松透气。下雨时,雨水从垄沟排出,干旱时,根系的土层厚易保持湿度。

    防涝抗旱,保丰收。

    封垄之后,地里的活几乎就没有了,就等着秋了。

    苏华已经锄了两天。

    苏曼估摸着,今天有个小半天,大哥就能把草砍完,她已经去大队借了牲口和犁杖,下午就能封垄。

    现在园子里的菜都长了起来,第一茬菜已经长好。

    上午,她把猪圈里的粪都起了一遍,拎出去十多土篮子。

    家里的活,看着没啥,可磨磨唧唧,一干就是一上午。

    中午她也没炒菜,园子里薅了一把小葱,摘了几根黄瓜,还有早上买的干豆腐,舀上一碗酱缸里新下的大酱。

    干豆腐卷小葱,蘸生大酱,黄瓜蘸大酱。

    饭锅里带上几个咸鸡蛋,午饭就做好了。

    她养的一百三十多只小母鸡都已经开张,每天都能捡上七八十的鸡蛋,四五天就送去镇里的收购站卖一趟。

    送一趟鸡蛋,就能卖十五六块钱。

    有次送鸡蛋,正赶上大集,韩瑶也跟着一起,看的羡慕的眼都红了,回来就张罗着换种蛋,孵小鸡。

    第106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老姑娘重生,干翻继父全家简介 >八零:老姑娘重生,干翻继父全家目录 > 第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