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两盅。”
“嗯。”
苏华随口应着。
他其实也有些困倦,昨天是他们三小队交公粮的日子,也是一大早上三点多就起来。
装完自家的,又装了王老蔫家的,赶上前几个交上了公粮。
上次苏曼把话都捅出来,田玉芬很长一段日子没露面。
交公粮的时候,倒是又来说拖拉机的事,苏华还是因为她是妈,应了下来。
码出车斗老高的一车粮食,大部分都是王老蔫家的。
不过,到了粮站,验收,过磅,跑踏板,往粮堆上扛袋子的时候,苏华却只管自家的。
王老蔫家的,都是王萍女婿自己背的,背完,那腿都直打哆嗦。
王萍结婚已经半个来月了,女婿确实像她说的那样,长的挺精神,也能干,就是不知道天长日久,性子是怎么样了。
交完公粮,接下来就是采山货,捡树枝,准备过冬的柴禾。
到了十一月末,韩瑶家的事才逐渐平息下来。
一场小雪飘散下来,已经入冬了。
入冬的第一场雪啊,铁锅炖大鹅必须安排上。
苏曼晚上下班回来,一进外屋,一股暖气扑脸,满屋飘香。
苏华今天没出门,她一回来,一家人就开饭。
那鹅肉炖的的烂糊,现在家里人肚子都不缺油水,苏曼就爱啃骨头。
爪子鹅头脖子翅膀这些都归了她,苏华和赵大奶不爱嗦罗骨头,那大口肉吃的喷香。
炖大鹅里面加的干菜,葫芦条,土豆干,茄子干,吸满了汤汁,筋道又入味。
还有软乎乎的宽粉,沙面沙面的土豆块,苏曼啃完肉,又刨了一碗大米饭。
才满足的撂下筷子,瘫在那撑的不想动。
第142章
电贼
赵大奶常说,不要过食,可这美食当前,老人家也忍不住,直嘟囔着,一会得在屋地上转一会消食。
下雪的天,呆在暖烘烘的屋子里,早早的锁了门,一家人听了会电台,就铺被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刚开门,韩瑶就过来搬喂牲口的苞米面,和苏曼提起了昨夜的事。
现在,韩瑶也在苏曼家干活呢。
她超生这事,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因着房子被扒,一家人被公婆给叫回家里住。
两人违背家里的意愿,非要结婚,赵三叔赵三婶心里结的疙瘩,也散了,关系缓和了一大步。
不过,赵三叔家住的也挤吧,苏曼家大场院那边都建好后,韩瑶家几口人,就搬到了那边新建的看守牲口的那两间房子里。
本来,是说好蒋铁柱住过去的,不放心蒋静一个人在家,也跟着一起住过去。
苏曼本来也想再招一个人干活。
这样,种兔,孵鸡仔,看兔崽是一个人;
鸡是一个人负责,捡鸡蛋,喂食,打扫,这些活看着轻巧,可架不住鸡多啊,一个人干正好。
长毛兔,肉食兔,还有肥猪是一个人负责。
一人一摊,分工明确。
韩瑶自己养牲口,也是一把好手,现在她家超生这个风口浪尖,也不敢再养牲口。
她家秋粮也没了,房子也没了,正是难的时候,就把这份工给了她。
等这风声过去,她想自己在养牲口,再村里再招一个人替换她,也容易。
韩瑶知道苏曼这是在帮她,心里感激,重重的握着苏曼的手,“小曼,这情我永远记着!”
一家人搬到了场院那边,赵老大也是不敢闲着。
他从小就种地,家里没了地,心里有种没依没靠的感觉,去隔壁村的砖厂找了个临时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