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的书展体验。
因此在她的策划下,敬轩用镜头逐一记录了她在治愈区、书籍区、插画区、拼图区、手办区和咖啡区所留下的踪影。
作为前地产广告人,切身跟进过视频拍摄与制作过程的世妍镜头感绝佳,尤其是她翻阅治愈系书籍时的神态,更让敬轩忍不住接连按下拍摄键。
走到日本插画家物久保《巨大的拥抱》插画展区,她更根据插画的内容临时决定拍摄角度,敬轩很专注地连续将她各种表情与姿态都记录了下来。
午餐由她买单,作为对敬轩在大周末下午腾出时间赶来帮忙拍摄的犒劳。
敬轩嚼着牛排问她:“你咋个不把敏赫一道约过来?”
“就是一趟拍摄,又不是特地出来耍,我们两个就够了呀。”她巧妙答道。
敬轩没看出她其实另有顾虑:在清楚地了解到敏赫的心意后,她怎么可能把他约到晶望里,让他帮着拍摄一系列其实根本是为了给正凯看的照片?
她可还没恶趣味到这种程度。
回到家后,她刚坐在电脑桌前就开始噼里啪啦地敲字,在第一篇文章里,她甩开了所有探店文章的套路,只专注于“我有我自在:适合一个人悠然闲逛的书展天地”这个主题。
整篇文章不带任何商业行销口吻,纯粹以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子角度,去和读者一起分享即使一个人去逛也很自在随心的春熙路商圈书展,文风则是她本人最擅长的细腻感伤风格。
这样的文风加上敬轩精心捕捉的照片,再搭配她在发文前买的推荐流量,发布的五个小时后人气就不断飙升,而正凯看到这篇文章时,已经是第二天之后的事了。
民众的休息日,往往是商场的激战攻坚日。
每当这个时候,正凯总会在晶望里走动,以随时切身观察人流量与消费者反应,并根据相关情况在下一步活动策划中进行调整与完善。
他在治愈书店留意民众反应时,听到两个年轻姑娘的讨论——
“那个叫刘世妍的博主说的没错,这里确实还蛮好逛的撒,呆会我们也去插画展那里,你帮我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
“没得问题!说说看你想拍啥子风格的照片,我好帮你找角度。”
“别拍得像刘世妍那么文艺撒,我想拍得慵懒与随性一些,带着点猫咪一样的神秘感。”
正凯站在一边,佯装在翻书,实际上却很认真地将姑娘们的谈话给听了一遍,他随即掏出手机登陆小红书,直接从关注列表里找出世妍的帐号。
接着,他就看到了世妍昨天发的文章,这篇文章目前人次已经突破五万,点赞率也破了三千,就发布时间来说俨然已经成为人气热文。
“她行动得真快啊。”他诧异地自语道,“原本以为至少得等一阵子才会推进,没想到她已经把第一篇文章给
PO
上小红书了。”
沿着一行行字细读,越看他越发觉得立意新颖且行文极有个人风格,等看完后,他忍不住轻笑起来:“写得确实不错,难怪她那么自信。”
正凯在治愈书店世妍文章时,她正在望平坊的河边茶坊和尤浩仁一块喝茶。
三十六岁的尤浩仁是锦时文学网的资深编辑,与世妍有过多番合作,也是她处女作《致亲爱的成都:你好吗?》的责编,正是这部作品让她一举拿下金锦城长篇银奖。
浩仁很欣赏世妍的才华,是除了敏赫与敬轩之外,她在近三年时间里来往最多的人,一直在努力为她争取卖出影视版权的机会。
“我看了,立意很新颖,横跨三个时代的感情确实很少有作家写过。”浩仁低头嗅了一下茶香,“不过世妍呐,我比较担心的是读者的反应。”
他喝了口茶,放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