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7章


    晚饭的时候,殷怜收到了至少二十多次问候,都是问她是不是想要把改变成影视片的。

    晚饭后卫灵旋发信息向殷怜表达了对于的喜爱,聊到一半胡思琳打了电话,说太好看了想演出其中的角色。

    殷淮和季湘君都被勾起了好奇心,把书的地址给存了,表示之后空闲的时候要读一读。

    这个过程之中,一些同行也是目瞪口呆,读了一部分之后更是想不通,这么有趣的一本书怎么会默默无闻这么久,而且就被殷怜给挖到了。

    对于这一点,殷怜其实很有说话的权利。

    其实非要说,这本书不红,一半的锅要作者自己背,而另一半则只能怪这些资本方自己塑造出来的市场。如果是早些年,这本书就算不大火,也会多少有些波澜。但是这本书开始创作的前两年,市场有一些特殊的变化——大量资本因为觊觎这个市场的利润和人气,迅速入场,但是完全没有尝试把市场做大,而是迅速通过对于宣传资源和信息通道的掌控,剥夺了作者们的著作权和版权收益,把作者们变成了纯粹的码字工。

    做得绝一点的平台,直接剥夺所有版权,稍微没那么绝的,也会合同分级,尽可能更多地剥夺作者可能获得的收益。

    所以那时候开始,基本上网站的宣传和曝光途径都开始跟作者的让利程度紧密相连,再好的作品,只要不肯让利(主要是版权分成,有时候也会包括直接收益),就会丧失很多合同权利和宣传途径。除此之外,平台在抽取了约定的分成之后,又会建立各种名目,把连载期间的宣传成本加诸到作者身上,扣除收益。

    殷怜可以从AI收集的数据里清楚发现,相比早期的繁荣,这两年的网络文学市场明显衰退得厉害,入行的少了,转行的多了,有人直接封笔,也有人从全职慢慢变成业余兼职。

    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某些连锁反应,就是可看的作品变少,导致读者在长期缺乏合意作品的情况下,也纷纷兴趣转移,开始尝试其他娱乐方式。而由于游戏行业这几年在逐渐回暖的关系,所以很大一部分用户都从读者转变成了玩家。

    这不表示者变少了。就像殷怜这次选用的剧本一样,她认为读者,观众,玩家其实本质上都是同样的用户,这三种身份是大部分人所兼有的,而非互相排斥的。

    只是市场自己在试图驱逐和蔑视他们而已。

    这第一个剧本的作者,是个不擅长营销自己,却也把自己的作品看得很重的人。她的数据一开始其实是挺不错的,只是不愿意放弃版权,签合同的时候也不愿意签过分严苛的合同,宁愿敝帚自珍,也不愿意主动让利,先赚上一波人气再说,所以才导致作品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状态。

    平台倒也没有针对她,但是它们掌控了大多数的信息渠道,足以保证人气被

    引流到自己乐意培育的作品上面。

    甚至他们自己也不见得知道这部原作是个什么水平。对于许多平台来说,他们可能本身也并不需要了解这一点,毕竟许多平台更多把这些当做商品而非文学。

    更不用说在这位作者开始创作的时候,当时营销已经占据了这个行业的主要流行。许多作者都开始意识到自主宣传的好处,或者主动或者被迫地开始经营自己的工作账号,粉丝群,宣传渠道等等。

    跟不上时代的肯定只能被淘汰。

    如果殷怜不去挖掘的话,可能这部作品也就随着时间和其它冷门作品一起被埋藏在网站的数据库里,直到有一天在某次数据清理之中,彻底消失不见。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另外一个人慧眼识珠,从旧纸堆之中扒出这么一颗遗珠,然后设法令它重见天日。

    所以殷怜联系作者的时候,对方其实挺意外的。经过一番私下的交流,作者同意了殷怜这边的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殷小怜的异世界攻略简介 >殷小怜的异世界攻略目录 > 第1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