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主搜索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重,虽然目前还比不上专业教育活动,但是考虑到网课,百科等内容的盛行,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只会融合得越来越深入,同时,依赖网络活动而进行的学习行为也会贯穿人的一生,渐渐成为比学校教育稍微轻质一些,但是持续时间更长的泛教育领域活动。
所以她建议在未来,尽量建立起全方面的泛教育机制。像是拍主旋律电视剧的时候,大可以把眼界放宽一点,不要一直局限于爱国,爱党,奉献这种思想层次太高的领域,反而可以把题材放宽,更多地涉及到不同的领域,比如金融道德,法律与社会,环境保护,探索宇宙等等。而其内容也
可以更实在一些,不要局限于思想范围,也可以更多地涉及到一些科普性常识或者实际问题。
说实话,在会的很多人先前对殷怜都是有所耳闻,但没有实际接触过,对于她这次参加会议,还是承担的远程顾问的责任,其实多有些不以为然,没有提出异议,还是看在她先前在媒体娱乐和社会宣传方面确实有一些建树的份上。
但是实际开会之后,大部分人对于她本人的印象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
首先,与会的人员已经没几个人觉得殷怜是被背后的长辈强抬上来的。能参与这种会议的都是见多识广的高层,对于殷怜的发言到底是照本宣科还是真的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来,至少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殷怜背后哪怕有人指点,但她自己本身是对于这些项目有个完整的认识和不少有见地的想法的。
其次,殷怜提出来的各种意见都很老道,但也有新意。甚至于在开会过程之中,有一些意见完全是根据会议中众人提出的问题而即时思考出的提议,但都能抓住核心。事实上,虽然明面上没有人会主动承认,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自觉未必能有殷怜一般灵巧的心思,以及敏锐的思维。
一场会下来,不管个人心思如何,至少有一点是共同认知:这个小姑娘未来绝对不一般。
如今已经不一般,未来只会更不一般。
不过事实上,殷怜提出的很多建议其实是参考了其他世界的一些制度的,虽然要选择合适的制度或者策略应对华夏社会的问题,本身仍旧需要她的甄选与思考,所以说她心思灵巧也不算高抬了她,不过能给人老道的印象,确实还是要归功于一些社会已经形成的成熟制度。
当然,殷怜还是适当保留了一些内容的,一来制度形成初期,有些问题都还没展现出来,其更复杂的细则或者应对方案其实也不必现在就提出来,反而容易让人疑惑和感觉多此一举,二来以她的年龄背景,也确实还不适合展现这样的远见,目前这种程度勉强还在大部分人的接受范围内,会觉得惊异,但不会觉得离奇。
这场会议主要商量的还是一些比较笼统的概念上的问题,虽然中途殷怜作为顾问,提出了许多操作上的建议,也主动介绍了一下目前她背后的“工作室”能够完成的平台技术的具体内容,但这些暂时也只是作为参考,哪些会被采用哪些不会被采用,那是要经过多次会议商议才能决定的事情。
而且真正到正式的会议,殷怜甚至还不能参加,除非到时候已经决定要采用她的一些提议,到时候可能让她作为特殊顾问参与。
不过殷怜更倾向于事先把所有问题解释清楚,然后到时候让与会的正式成员代为讲解。
她想在政府内部刷存在感,却希望能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作为慢慢渗透进去,而不是突兀地强行加入。一来她年纪还小,其实还不适合担当任何职务,二来她自认能力有限,虽然殷怜向来对自己认识比较客观,觉得自己的才智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但她也不认为这能抵消经验阅历上的缺失……不过她也没兴趣从基层做起,她的优势是金手指,是对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