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里有个想法。
夏国有个法律机制,叫做公议法庭,有点像是陪审团机制,但是跟陪审团机制区别很大的一点,就是陪审团人数规模——公议法庭面对的是那种社会争议很大的案子,简单来说,就是那种性质特殊,公共认知和现有法律有一定冲突的案件。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案件的性质,有些是因为当事人的身份和经历,也有些是因为涉及技术行业本身的未知性——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这种制度就是把舆论监督给制度化,法律化。在确保本身的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具备之后,给予更多人社会监督的权力和义务。
林氏姐妹这个案子是用不上公议制度的,因为它的案件性质并不含糊,之所以现在有一定争议性,是有人在操控舆论和扭曲证据,本质上它的案件性质很清楚。
但是,公议法庭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公议,虽然在夏国的成熟制度之下,它大部分时候的作用只剩下了做决断,但是这种制度的本质终究还是舆论监督。
而就殷怜对于近期国内的网络趋势和映网整体发展的看法,华夏其实正走在一个公众舆论监督的萌芽和发展期。林氏姐妹这个案子为什么会存疑?是因为舆论***控。而舆论为什么***控?本身却是因为舆论的本身的自我排错能力太差,也就是说,普通人对于舆论缺乏一个分析和辨识的能力,水军却可以通过规模性的活动来操控走向。
但是,普通人的辨别能力不如水军吗?正好相反,在这个过程之中,越是了解整个舆论运作模式和具备是非观的人,就越是能对水军形成压力。没有殷怜的时候,水军其实也从未真的一手遮天过,虽然在水军和平台的勾连之下,普通人很难做出有效的反抗,但是,这不表示他们就放弃了。
总有一波人被镇压下去,又有另一波人站起来。这些人不像是水军或者平台,有着资本或者规模上的优势,他们唯一的依仗就是道德,智慧和被层层局限的反抗意志。他们总是坚持不懈地试图拨乱反正,虽然在秩序混乱的网络时代缺乏相应的效果,但不表示他们的努力是没有用处的。
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大部分努力毕竟还是耗费在了与资本的互相消耗上。殷怜虽然不能一夜之间就解决这个问题,却可以先把他们组织起来,慢慢通过不同事件形成一个可靠的制度,进而让这股力量链接在一起,慢慢反制水军和网络黑势力。
当然,殷怜现在手头上的事情很多,而相比推进整个世界的科技和现实社会的各种重点制度发展(比如教育,法律),区区一个反水军舆论监督结构并不足以让她花费太多精力,
至少不是优先工作,所以她也只打算借机先牵一个线,其它还是希望被她牵引进来的有识之士慢慢自然发展。
这并不复杂,殷怜也没有搞太多的花样。把人拉群之后,她假装是同一战线的网络路人,跟大家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情况,然后给他们透露了一下案件的相关信息。
重点是三名犯人的长相。把照片放上来之后,她就声称自己见过死者其中之一,就是那位看上去五官更加深峻的混血,说他出身少数民族,资料上家境较为拮据,但是穿名牌,开豪车,一掷千金,没变成冒险家之前就过得非常奢靡,怀疑背后有人指使和收买。
她当然不是空口白牙这么说的,还放了两张图片,一张图片是官方的个人资料,里面有对方的大部分信息,包括户籍来历,另一张却是AI从网上扒到的二代炫富照片,殷怜试验过了,国内目前常用的搜索引擎都搜不到,但AI使用的是星网独立引擎,这些照片也是公开放在网上的,如果直接输入地址还是可以看到的。
不过殷怜没有给他们地址,也没有告诉大家这两张照片名义上分属不同的人——何必做这种多余的事情呢?与其让殷怜去证明这是同一个人,不如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