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自己寒苦出身,只会沙场拼命,永远也不会讨她欢心。
离开自己,灵徽会有很多选择,更好的选择。
赵缨笃定那是上苍的惩罚,惩罚他背弃了晋阳,没有与那些同袍死在一起。那时他想,也许死了也好,至少她在听到噩耗后,会陪几滴眼泪吧。
他没有带走她。数月后,洛阳城破,她杳无音讯,再相见时,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蛮单纯的女郎了。
终究丝他不好,亲手弄丢了她。
……
赵缨回过神时,灵徽已在他身下。
她仿佛天上的一轮皎月,素影皎然,清辉漫天,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他便是那妄图摘下月亮的狂徒,带着不顾一切的莽撞,迷乱无措的执着。
他听到她在身下细细地啜泣,感受着她柔软的躯体微微地颤动,听到她一声声叫着他“阿兄”……
他从不知,自己会有这样失去智的时候,仿佛置身在烟波浩渺的江上,星辉满舟,摇曳向远处。片刻后,风急浪大,他勉力维持着平衡,控制着扁舟不被巨浪侵扰。然而,天旋地转,小舟禁不得风浪,还是被掀翻了。
于是他沉入江水中,一点点被裹挟,一点点窒息沉沦,越沉越下……
风浪终于停歇,他听到耳边迷乱却细弱的呼吸声,缓缓睁开了眼睛。
晨风拂动起青色的帐幔,缭绕着香炉中的青烟,沉郁的香气盈满一室,满目皆迷离。空气里泛出幽蓝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退色,最终清晰地暴露出屋中的一切。三两声鸟鸣响起,却又让黎明显得比夜里还要寂静。
本该困倦,可他偏偏清醒到了极处,再难成眠。
他终于完完全全拥有了她,可是他却还是不知所措,仍旧患得患失,恍惚无措。
第84章
八十四、遗憾
点滴相处都在心头,拿得……
灵徽再见到谢衍时,
时令已经过了小满。
那日灵徽的车马停在官道上时,远远就看到一个身着葛衣的男子站在田垄处,正在和一个农夫交谈着什么。
大约是生得太出众,
纵使头戴草帽,
衣着简素,灵徽还是一眼就看到了他。
一望无际的麦田绵延到了看不见的远方,阳光密密地筛落下来,
铺满整片金黄大地上。气候开始炎热,
已经成熟的麦子似乎不堪烈日灼晒,
纷纷垂着头,显得无精打采。
谢衍抬头时,
也恰好看到了灵徽。和农夫匆匆又说了几句后,
便抬脚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他比先前黑了些,
但依旧俊美秀雅,而且比在建康时更多了几分利落从容。
“你这是要去宛城?”谢衍注意到了灵徽的马车,
开口问道。
灵徽却指了指他额上的汗,从袖中拿出一方帕子递给他,
笑道:“七郎怎么放下圣贤文章,开始求田问舍了?”
谢衍接过帕子,
神色迟滞了一下,道:“以前只知道清谈苦读,
从未关心过黎民生计之事。现在来了南阳,
才知道原来史书所说的‘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诚不我欺。此番匈奴南下劫掠,宛城困守多日,
城中无粮可食,危在旦夕。那时我才明白,所谓民心安稳,江山社稷都在这田园阡陌之中,不可以不重视。”
他的神色颇为认真,说话时眸光灼灼,闪烁着动人的华彩。灵徽便知曾经那个吟风弄月的世家公子,早非旧时模样,成长和成熟便在旦夕之间,这样虚心诚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