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恰好田里要播种,田主家催得紧,实在不好耽搁,所以晚了一日,衣服补好了,您瞧瞧。”
她神情恭敬,小心翼翼。
江泠接过,放心地搁置在桌子上,转身去给老妇人倒水,让她先坐下歇歇。
老妇人年纪大了,身体佝偻,让她坐,也只堪堪挨着边缘。
“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耕田?”
“没办法呀。”老妇人扣着指节,低声道:“家里要吃饭的,儿子儿媳都不在了,只能我干。”
地主才不管这些,他们只要田亩的收成,若没有就要将田收回,那就更没法赚钱了。
所以老妇人的孙女想去绣坊学手艺,寻一门谋生的手段,结果因为不识字,被人诓骗,险些被卖掉。
江泠听完不由沉默,书与现实终究是不一样的,书中所描写的是一个极为理想的虚构世界,而现实,通常都是血泪交织的,是不同阶级的人一层一层向下践踏。
“田里的事情忙完了吗?”
“还没有。”
老妇人愁容满面,“还有许多,田主说,过两日再不干完,就要将田收回去。”
她抬手抹泪。
江泠站起来,“明日我帮您去做。”
老妇人愣住,反应过来,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没事,只是我看了许多书,学到的东西终究浮于表面,我想自己亲眼见识见识。”
何为农时、水利、荒政……
老妇人很为难,“这……”
“其实是我麻烦您。”江泠安慰她,“我什么都不懂,还需要您当老师。”
老妇人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哎呀,我……老婆子我大字不识,能当什么老师呀。”
江泠道:“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能人,至少在农耕一事上,您比我厉害得多,那就可以说是老师。”
老妇人笑了,应下。
翌日一早,江泠先去百川书局同掌柜说了一声,再跟着老妇人去田里,他带着纸笔,卷起裤腿,跟在老妇人身后,学如何耕田,播种。
田里的邻里很多,见到江泠过来,吓呆了。
谁能想到他会来这种地方。
垄头泥泞,少年挽起衣袖裤腿,站在田间,神情专注,笔耕不辍。
写完字,将纸笔放在箩筐里,跟着翁婆子下地播种。
邪门,太邪门了!
书上无法尽全写出农事的辛苦,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充满学问,江泠会看书,写文章,但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他拿着笔向田头的人请教,低头写在纸上。
少年如何谦逊,温和,大家都看在眼里。
过几日,江泠一推开门,院外已经站着许多人,见他出来,大家神色各异,翁婆子也在其中。
大家都憋着神色,一群人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江泠神情不解,以为自己莫名其妙又得罪了谁,被人找上门来。
“那个……”
好半会儿,才有人支支吾吾开口,“小官人能不能帮俺看看账目,俺不识字,看不懂这上面写的……”
他怀疑自己被田主诓骗,工钱少算许多。
一有人开口,其他人也跟着道:“小官人能不能也帮我看看这份文契?”
“还有我,我男人在外面做长工,他寄回来的信小官人能不能帮我看看写的是什么?”
一群人争先拥后开口,江泠都来不及听清楚上一个人说的什么,大家都挤在门口,他只好扬声道:“都进来都进来,大家挨个儿和我说,一个一个来。”
院子里坐满了人,都是这附近的穷苦人家,读不起书,不认识字,先前就算被人欺骗也无处说理,只能认下哑巴亏,小郎君识字,前几日帮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