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臣们闻言愕然,不禁交流起眼色来。
却听他们的丞相嗓音清雅字正腔圆地道:“只是我大燕素来以仁孝治天下……一个屠城灭族的帅臣,才干品德再出众,恐怕也——不合再做太子的老师了罢?”
这一句正中要害,叫皇帝的脸彻底黑了下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容涵之屠城灭族,不论是对是错,终究是犯了儒家的大忌讳。
朝臣们和士林清议绝不会允许一个嗜杀成性的次相成为太子的启蒙之师,否则今后教出来一个残暴寡恩的新君,绝不会是社稷之福。
尤其是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决地纪,倘若持剑之人的心不正,便是血流漂橹的局面。
皇帝属意容涵之为东宫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礼部也已经开始筹备册立太子的典礼,本来在冬至郊祭之后,大皇子就会受封为太子,而容涵之会在太庙献俘之后,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太傅。
现在好了,容涵之在写完告罪的奏章之后便告病启程回京,所有的战俘和敌酋都被诛杀殆尽,他能献上太庙的只有三座万人尸骨堆起来的京观。
就在半个月前皇帝才刚刚给他去了信,信中赞赏了他在西南打下的大好局面,再次提及待他回朝之后便要重用,授为东宫师。
他但凡想做这个东宫之师,就不会将西南夷人阖族诛灭。
这无疑是在打皇帝的脸。
十七日后,京郊的官道上。
容涵之照旧在马上坐得肩张腰挺,一双薄唇间却衔了一支新嫩的草茎,看起来英气却轻佻。
有坐着女眷的油壁车从旁而过,车帘多会挑一挑,露出一双含羞带怯的美目,直盯着他。
容涵之回以微笑,吓得小姐们连忙又将帘幔放下,他便失笑,被暮春暖和温柔的阳光晒得十分惬意,微微眯着眼,半点看不出从蜀中日夜兼程赶路的疲惫,比游春更像是游春。
他带着十几个家将骑马护在一辆马车边,这是马车的车帘掀开,一个容家家将探出头,苦着脸对他说:“相爷,前头就是京城了,您还是坐回车上来罢?毕竟您是称病了才把军务都撂给了西南行营,溜回京里来。这么精神奕奕地骑在马上,这不是找御史的骂么?”
容涵之笑了笑:“怕什么。这几日御史骂你家相爷我的奏折,只怕都快把陛下的垂拱殿左右偏殿都填满了,也不在乎这一个两个了。”
容涵之顿了顿,又道:“你这是杞人忧天了不是?我犯了这样大的事儿,难不成你还指望着,会像去年冬天回京的时候那样,陛下带着文武百官来郊迎不成?等回到府上,洗漱好了好好吃一顿,睡一觉,再装病也不迟。”
那家将本是长脸,现在皱成了一条苦瓜,也不知怎么劝说他才好,一脸无奈地道:“小的坐了两天车了,闷得胸口疼。”
容涵之一鞭抽在马臀上,留下一声:“那你就与他们商量着换罢!”
就跑远了。
其他十几个家将护卫对视一眼,纷纷扬鞭催马,追赶容涵之去了,直把车里那个长脸的家将气得直叫苦。
到暮色四合的时候,正赶在关城门前抵进京中。
守门军士才验过他的勘合,面上便有异色,容涵之泰然自若地坐在马上等着下文,没想到城门洞里供守城卒休息的地方颠颠儿跑出来个太监,说:“哎哟喂,容相可回来了,走吧,随咱家进宫面圣去。陛下可是在京里九门都派了人,就等着您呢。”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容涵之站在皇帝面前的时候,仍旧笑得轻快坦然,他拂了拂衣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臣匆匆回京,一身的风尘,未及洗漱更衣,陛下也太急了些。”
聂铉慢慢地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
他的次相仍旧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