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章
    聂南圭收起来那核桃,弯唇笑着道:“其实也犯不着,我也没得罪你吧?我还让你在我这里捡漏呢!”

    初挽:“这倒也是。”

    聂南圭收敛了笑,正色道:“初挽,其实想想,我们两家的那些旧怨,都经历了这么多年,北平沦陷了,日本投降了,中国解放了,我们又经历了公私合营,经历了十年动荡,说实话,能挺到现在的,咱都得握握手,感慨一声,世道轮回,咱们又可以站起来了。”

    初挽听他这么说,也就道:“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不过请问聂同志,你在这里等我,是要请我喝一杯茶水,还是有什么大买卖可以介绍一把?”

    聂南圭眼帘下垂,慢悠悠地笑了声:“初挽,我们一码归一码,你从我这里空手夺宝,我说一声佩服,自己卖漏了,我绝不找补旧账,我愿赌服输——”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初挽,道:“但是我也想告诉你,我聂南圭手底下就没卖漏过,哪儿跌倒的,就得哪儿爬起来,”

    初挽:“所以?”

    聂南圭挑眉,声音中有几分戏谑:“你以为,你为她得了那物件,她能留得住吗?好玩意儿永远是留给有一双毒眼的人,有多大本事捡多大的漏,既然没那本事,那东西,她哪儿来的,那就哪儿走。”

    初挽颔首:“这一招够狠,釜底抽薪,我佩服。”

    聂南圭笑道:“初挽,你也确实够机灵,竟然真的跑这里来了。不过可惜了——”

    他尾音上扬,初挽不动声色:“嗯?”

    聂南圭好整以暇地道:“你现在过来,已经晚了。”

    初挽:“东西已经在你们手里了?”

    聂南圭垂眸,看着自己手中的白狮子核桃:“没有,不过你来新街口,就已经晚了。”

    初挽听这话,也笑了:“聂南圭,依你聂家的家底,破船还有三斤钉,你说你至于吗,为了这么一件小盖罐如此大费周折?”

    聂南圭笑看着初挽:“那我更想不到,昔日琉璃厂大古董商初家的后代,竟然跑到我这小店捡漏了。”

    初挽便叹道:“没办法,如今不比以前了,日子不好过,好歹也想着混口饭吃,左右那青花瓷盖罐也不在我手里,谁得了都是缘,你们既有绝世妙计,那就随你们得去吧。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我们回头再见。”

    说完,她转身就走。

    聂南圭看着她的背影,慢悠悠地道:“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你从我这里拿走的那五颗珠子,到底有什么玄机。”

    初挽回首,冲他莞尔一笑:“你自个儿慢慢琢磨吧。”

    作者有话说:

    小聂:终于轮到我出来露露脸了!

    多提几句,50年代,古玩行情瞬间进入低谷,那时候不但国内行情低迷人人自危,就是国际上,我国文物都不值钱了,到了后面那些年,大家也懂的。别说国内了,就是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古玩也是在八十年代改开行情才起来的。

    所以为什么文中的古玩好玉动不动十块八块就买,也是有原因的。在这种情况下,确实除了老一辈的牛,大部分没那环境历练,所以倒也不是强行给女主开金手指贬低专家,

    至于知名考古学家,和文物鉴定可以说隔行如隔山,根本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考古的就懂古董。正经大考古专家,比如考古奠基人苏秉琦这种级别的,清贵,专家,也不屑于收藏古董,简单一句话,我懂陶不懂瓷。

    另外,据说电视台鉴宝节目,有不少也都是给人做套的,反正这行水深,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进的。

    作者是做了大量考据工作的,力求精准,当然知识水平有限,咱们写文就图一个乐呵。也可能有纰漏,哪位懂的,觉得不对,给提个意见,说得有道理,会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之珠玉在侧简介 >八零之珠玉在侧目录 > 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