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8章
而且看起来用料讲究,屋内大梁竟然是紫檀木的。

    这可不是一般房子了。

    初挽问了问,

    知道这是以前辛亥革命时的一位司令住过的,

    当时请了能人来修的,果然是讲究。

    正四处看着,就见这家老太太正烧火,

    却是抱了一块木头,初挽一看,

    这不是黄花梨吗,

    上面的雕镂风格,

    赫然正是明朝风!

    再一问,

    是家里旧条桌劈开的!

    一时看着那老太太抱着黄花梨往灶膛里塞,

    真是百般滋味,

    恨不得马上拦住她。

    要知道,明朝黄花梨,那可是古典家具最巅峰的发展。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可以代表明韵,那就应该是明代黄花梨了。

    解放后,中国古董能在西方社会站稳脚跟的,明式黄花梨家具算是一个了,西方人对黄花梨家具的研究和收藏是远超这个时代中国人的。

    这些年,黄花梨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说是水涨船高,而再过十几年,初挽记得,在一次香港富豪私人珍藏的拍卖会上,一件明代黄花梨圆后背交椅,曾经吸引了十几位收藏名家激烈角逐,最后以两千三百万港币的价格成交。

    而现在,中国老四合院的黄花梨,竟然当成劈柴烧着……

    这件黄花梨条桌,逃过了民国时的战火纷飞,逃过了十年的如火如荼,成功活到了改革开放,最后终于成为老太太烧火的劈柴,在一家乌七八糟的灶洞里,烧出了噼里啪啦的火星子,算是走完了它明式黄花梨家具辉煌而灿然的一生。

    初挽微吸了口气,问了问这四合院的情况,老太太说,十年那会,这房子被分出去给人住了。

    初挽听着,多少明白了。

    那年月,四九城但凡有些家底的都要被抄,有些没被抄的,就主动找人来家里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譬如这房子早就被分出去了,给政府办公用,或者分给其它人住,一家一间那种。

    这种住家一般没那被抄家的自觉,公家当时需要抄的太多了,就没顾上这种,反而成了漏网之鱼。

    于是这些老家具就这么侥幸地当成老劈柴保留下来。

    她便给陆守俨一个眼色,陆守俨微颔首,知道她看中了。

    初挽又嘱咐说:“不但要房子,里面的东西我都要,得给对方说清楚了。”

    陆守俨明白她的意思,和那房主聊起来。

    他并不是一个太在意金钱这种身外之物的人,不过不得不说,他竟然也挺会讨价还价的。

    有些人就是有这种天分,陆守俨就是这种人。

    初挽在这家东看西看的,又在厢房看到一张黄花梨百宝嵌罗汉床。

    这张床应该是明代的,保养不当,已经非常陈旧,不过这床的床围子上竟然有百宝嵌。

    所谓百宝嵌,在《清明上河图》上也曾出现过,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用诸如珊瑚、宝石、象牙以及各样名贵材质进行镶嵌的装饰技法。

    要说百宝嵌出现在漆器和硬木家具上倒是有,但是在黄花梨这种床围上镶嵌,却十分罕见了。

    因为本身黄花梨已经足够名贵了,名贵的黄花梨再用百宝嵌,那就太过贵重了,一般人家哪至于这么奢靡。

    这百宝嵌黄花梨床,在明朝时候应该属于位高权重富甲一方的人物了,没一定身份,撑不起这床的贵重。

    当下初挽径自过去,特意强调了,要在文书上列明所有的物件,一件都不能缺。

    对方见此,也就摆开架势准备要价。

    过去有一个行当叫掏老宅子,就是一口价把一家老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之珠玉在侧简介 >八零之珠玉在侧目录 > 第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