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物价值,拍照记录,合上棺材,之后整体运往乌鲁木齐(棺木从新疆运往乌鲁木齐成本很高,不确定里面价值,不可能就直接把一棺材运过去,不然万一里面全都是烂糟糟那不是白费力气吗)
这里贴一段具体的,其实当时队员以及负责人都有不同维度的回忆可以印证:
“慢慢展开织锦,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篆体字样和瑞兽图案,在场的人都非常激动,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同一般的文物,需要慎重对待,由于在沙漠中的考古发掘时间十分有限,加之现场不具备进一步清理和保护的条件,因此考古队决定用棉絮填实棺内,盖上棺盖之后将棺椁运回乌鲁木齐做进一步清理和研究。”
需要说的是,为什么定陵或者前面说的树叶见光死,这个不会,因为保存原因不同,新疆尼雅能保存下来,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明技术,而是当地干燥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
第
157
章
第157章徘徊
划定探方后,
经过仔细勘探,大家划定了挖掘区域,每个人一个探方进行挖掘,
这对于初挽来说,
自然是不小的挑战。
她右胳膊曾经受过伤,
而沙漠昼夜温差过大,这种骤然变化的温度让她伤痛有隐隐发作的迹象。
不过这个时候,她也不可能请别人代劳,
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最雪上加霜的是,就在最需要卖力气的时候,
她还来例假了。
在这种茫茫戈壁滩,
物资不便,用水艰难,
这时候来例假,
对她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以至于连着两天,
她在挖掘探方时,
都感到气力不济,也时常处于尴尬无奈的境地。
好在宋卫国他们几个多少意识到了,会适当地帮她做一些体力工作来减轻她的负担,
这个时候她也不想客气什么了,只能把感激存心里。
而这个时候,
其它组员已经陆续挖出来一些成果,
特别是夏成槐所在的三组,
挖掘出来了农具耜头,
以及收割庄稼用的铁镰刀,
这让三组的人顿时扬眉吐气,
其它人也都纷纷羡慕,开始加快挖掘进度。
初挽一行人,在挖了几天后,并不见成效,至于初挽想找的古墓,更是没着落,这让初挽也陷入迷惘,根据她的记忆和判断,应该就在这个位置,难道是她判断失误?
还是说,重活一世,一切都不一样了?
可哪怕没有上辈子的记忆,至少根据她现场发现的一些碎陶片来说,这个地方确实应该有一处古墓。
二组的队员看到其它组已经陆续出现成就,而他们所挖掘的依然是一些木材残余,并没有太大价值,大家也多少有些茫然了,晚上时候,也开始讨论要不要更换位置,申请重新选址挖掘。
这时候,四组又传来好消息,他们竟然挖掘出来雅一个长条木板状的夹子,经过黄教授的辨认,黄教授认为这是一种防鼠害工具。
这个发现让大家振奋起来,这说明一千七百年前的精绝古国,鼠害已经非常严重,这自然也为探究精绝古国的灭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其他组接二连三传来好消息,晚上欢呼声不绝于耳,这对于二组的成员来说自然多少是个打击。
甚至这天,中日联合调查队结束了会议讨论,恰好佐藤先生和黄教授从挖掘现场过来,遇到了初挽和刘开华。
黄教授对初挽他们的进度很关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