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0章


    陆守俨:“水下考古非一日之功,其实往大了说,这不是单纯考古学界的问题,甚至不是国家文物局层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学术水平,以及文物意识各方面综合实力问题。我们作为普通人,只能适当推进,做到我们能做的,问心无愧就是了。”

    初挽听这话,深深看他一眼,颔首:“是。”

    这确实是国家综合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往前推进发展的学科,要不然上一世也不至于不得不和日本人合作进行水下考古,最后花费三十万巨资却只捞到一片瓷。

    陆守俨没像自己一样重活一辈子,但看起来早看透一切了。

    ***************

    陆守俨这几天不忙,就在家里把各处都归置了下,当然也包括初挽买的那些碎瓷片,他都抽空尽量清洗整理了,几天时间,见缝插针的,倒是整理得差不多了。

    等整理完瓷器,他又整理别的。

    当时房子买了,他匆忙离开了,一直没见回来,现在回家,直接就搬过来这边住。

    初挽和黄嫂在家,平时有些事也顾不上,初挽自己也不太上心。

    现在陆守俨回来了,房前屋后的,他该处置的处置,该整理的整理,又把东边的厢房全都打理出来,安置初挽的各样物件。

    他是想着,都给她分门别类放,每一样都贴上标签,记录下来再哪里。

    “这样你回头找的时候,查查账本就行了。”

    初挽没想到,他一回来就动这个脑子,不过想想这样确实不错,也就随他了。

    她自己是懒得整理的,反正买回来往那里一堆,特别喜欢的便特别收起来,但时候长了,特别喜欢的上面还有特别喜欢的,谁还再去翻以前那些,有时候也没法比较哪个更喜欢,最后她的东西就成了一个“说不清楚”。

    现在陆守俨来了,花功夫帮她梳理归置,她乐得轻松。

    陆守俨这么一整理,初挽才发现,自己现在真是身价了得。

    得益于日常捡漏,也得益于博古斋那一批大捡漏,她现在几乎集齐了历朝历代的名窑名瓷,从唐朝太平罐到白瓷,到宋代五大名窑,从元青花瓷明青花瓷,从明永乐甜白到成化斗彩,再到康熙粉彩乾隆五彩,应有尽有,不说清朝那些年份浅的,就那些大开门乾隆之前的名瓷,就足足有小两百件,这些可以摆满整整三个大玻璃柜了。

    这些随便拿出去一件,如果放到香港拍卖会,那都是几十万港币起步,更不要说其中不乏罕见精品,一旦暴露于众人之前,只怕是引得各家激烈角逐。

    除了名瓷,她还搜罗了不少玉器,从红山文化玉片到商代鹦鹉古玉,从汉代玉圭到唐代方相氏玉舞人,从乾隆朝珠大玛瑙珠,再到慈禧太后的翡翠黄瓜,全都是饱蘸着浓重文化气息的稀世名玉。

    更不要说那些稀奇古怪的杂项,唐三彩,忽必烈腰牌,骆驼佣,紫铜香炉,汉祭祀脸谱,犀牛杯,以及那稀世罕见的象牙席。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那几万片的名瓷碎片,以及几百件的民国高仿瓷。

    这些,也不能小看,那名瓷碎片,再过些年头,随便一件拿出去,上万块都轻而易举的,至于那高仿瓷,以后也是收藏的一个门类,做得好,价值几万块不在话下。

    初挽看着这一切,只觉得空气中都流溢着满足:“我的收藏现在也慢慢丰富起来了,不过——”

    陆守俨淡声道:“要再接再厉,搜集更多?”

    初挽笑:“对。”

    陆守俨:“慢慢来吧,我们现在自己有院子,把这些都整理好,你回头收了什么物件,该放哪儿,自己心里有数,也记得添一笔。”

    初挽:“嗯嗯嗯,我知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之珠玉在侧简介 >八零之珠玉在侧目录 > 第1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