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自己“无福”“命薄”等字样,只称“无缘”。

    明确他的心意,皇帝并不勉强,勉励两句,便令他且去。

    崔珏告退,没有向藏着人影的十二扇金丝楠木龙纹山水屏风多看一眼。

    脚步声不疾不徐远去,屏风后转出一位盛年宫装妇人。

    她发梳飞仙髻、头戴九凤钗,眉目艳丽,笑容舒和,轻缓行至皇帝身边。

    皇帝与她四手交握,令她就坐在身旁,叹说:“是咱们善华没缘分了。”

    二公主戚善华,是皇帝与刘淑妃的第三个孩子,今岁十六,正当嫁龄。

    失了一位优秀的女婿待选,刘淑妃却未露遗憾。她婉声笑道:“崔珏虽好,却未必会是善华的好夫婿。他有陛下看重,将来必是平步青云,必有离京赴重任为陛下效力之时。那时善华若随他同去,难免路上吃苦,陛下与我心疼;若不去,便是夫妻分隔两地,又岂不寂寞?所以依我看,他的亲事不变也好,还省了陛下和我为他再花心思。”

    皇帝一听,转叹为笑:“还是这样:什么话到你嘴里都成了好事。”

    刘淑妃笑嗔道:“我又没说谎话!”

    她又道:“善华究竟只在姊妹里行二,还是先选好大公主的驸马吧,省得外面又议论陛下偏心,说陛下心里只有和我的孩子了。”

    皇帝冷笑:“朕未曾管过诸臣的家事,诸臣议论朕的后宫子女竟逐年放肆了!”

    刘淑妃忙笑道:“谁叫陛下的后宫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众位大臣并非置喙陛下的后宫,只是为国着想。”

    皇帝叹道:“他们口口声声议论你,你倒还为他们说话!”

    他起身道:“真心为国着想,便没想过‘主少国疑’?先皇后之子才五岁,如何能立国本?”

    刘淑妃便也起身,从背后抱住皇帝,笑道:“自是他们与妾身的心一样:陛下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何有‘主少’之忧呢?”

    皇帝握住她的手,叹道:“我总是属意咱们的孩子。”

    刘淑妃依偎着皇帝坚实的脊背:“他们都还年轻……还要陛下多加教导……”

    两人相拥归座,皇帝又说起崔珏:“朕的确看他是可造之材,但他这亲事选得着实不算高明。”

    刘淑妃知晓皇帝的喜恶,却笑道:“历来都无用子便要用父的道理,何况只是翁婿。我听得安国公夫人曾在崔尚书夫人病中多有照拂,想来崔家结这门亲,也有他们兄弟为报当日之恩的缘故。这般知恩图报的好孩子,便有一二不妥,请陛下耐心指教,想来必能改正回来。”

    皇帝便笑道:“看看你!他没做成你女婿,你都护起来了!”

    刘淑妃笑说:“妾身也是替陛下可惜人才呀。”

    皇帝还有国事,又与淑妃笑谈几句,便起身来至案前。

    淑妃伴在皇帝身边磨墨,偶尔有一两本奏折递到她面前同看。空闲下来,她在心内勾画朝堂景象,细想还有谁能为她与皇儿的助力?似崔珏,人虽年轻位卑,背后亲友故交之势凝结却不容小觑,且前途可期。

    只是,她有什么好处恩典,能直接到崔珏面前呢?

    ……

    从紫微殿出宫,回翰林院的路上,崔珏被人满面急色地拦下。

    虽去安国公府的次数不多,但看了两眼,他便认出这几个应是徐老夫人的人。

    思及徐老夫人一贯的重嫡轻庶,以及十一日前,崔家重去安国公府下定时,徐老夫人竟没露面,他心内已有分较。

    但恐果真有急事、大事,他仍耐性听完了他们所说。

    “老夫人请我前去叙话?”崔珏重复一遍,答道,“今日差事未完,烦请回复老夫人,我不能去t26了。”

    言毕,他便要离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换嫁春风简介 >换嫁春风目录 >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