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7章
角的“死亡天使”,意为天使和死亡结合在他身上。他有贝加尔湖般清澈的眼睛,恬然纯真的绝美面孔,也曾拥有过善良和仁慈,但他也是残忍和嗜杀的,文中我没有很多直接表现,只有最后部分他用斧头活生生地来砍人体现过一回。不难发现他的心理其实是扭曲甚至变态的,所以他本能向往单纯和简单。关于他为什么好几回说想要当莱茵的父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因为自己摒弃了父母,下意识想找回那种感觉,心理学上有个什么术语来着?我忘了,但这就是他表现爱的方式,并非一个正常人表现爱的方式。

    至于他的“叛道”,则体现在他最后下定决心的对抗,但老实说,这种对抗我和索尼娅持同一种看法,那是他因为莱茵昏了头,丧失了理智而做出的决定。因为他们对抗的是这个时代,就是他,力量也是渺小的。

    政治经历有参考朱可夫元帅,“康斯坦丁诺维奇”其实就是朱科夫元帅的父名,其实说简单点就是“功高震主”,只是苏联体系内派别复杂,想要他下台的理由很多。而在苏联,被搞下台后是什么结局,就不用我多说了,贝利亚说枪毙就枪毙。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像朱可夫元帅那样,无任何罪名地退出政治舞台。

    尤利安并非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但我深沉地爱着他,就跟文中莱茵所说的一样,说不清楚爱他是出于怜悯还是什么的,要说可怜,他在本文中算是排的上号。大家看他,都是通过莱茵的视角,如果真想细细探究他,可以抽脱出来,以一个上帝视角来看他,就会更加了解他。

    比如亲手修建起柏林墙他是什么心情?那三十年他又是怎么度过的?

    并且,不妨可以想想,当他在多年前知道理查德获取了有关莱茵的信息,想把莱茵送到他身边玩“美人计”时,他会是什么心情?我猜,他肯定也有暗自喜悦吧,这下有正当理由把莱茵留身边了,但与喜悦同来的则是更多复杂的情感,毕竟这是条不归路。

    ——配角们(按国别)

    *苏联:

    萨沙·科帕茨基(Саша

    Копацкий)

    真实历史人物。(想不到吧!)

    是的,萨沙是真实历史人物。双面间谍,历史上大多叫他亚历山大·萨沙·科帕茨基,“萨沙”是他在苏联这边的代号,其实隐匿在“萨沙”后的是“阿列克桑德尔”,因为亲近的朋友们都叫他萨沙,所以定下了这个代号。而在美国那边,他叫作“伊高·格力高里耶维奇·奥洛夫”,代号也就叫做“奥洛夫”。他还有好多个名字呢,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在历史上,他是专玩美人计的人物,帮美国人把东德妇女送到苏联军官那里套情报,实行策反等。本文也是参考了他这一行动,但文中的萨沙只借用了他的名字和计谋,出身背景都不相同。

    萨沙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了,把他写死我哭了整整六天。他的反叛,他的玩弄,最初看起来是那么荒唐,那么残忍,可到后来又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本就没有道理可言,那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还要追究个什么道理呢?

    索尼娅·杜涅奇卡(Соня

    Дунечка)

    原创人物。

    名字来自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当中女主角“索尼娅”和男主角妹妹名字“杜涅奇卡”的合并简化版。

    我在文里并没有交待清她为什么要帮克格勃监视尤利安,因为说起来各种理由都可以,她的出身,她的立场,甚至可以出于情感......这些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想象,思考空间会比较大。她对主角们的感情也是复杂的,需要去细细体会。她最后的自杀,其实算不上有多伟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尤利安下台,她就算是克格勃的人,帮忙瞒了这么久,也一样逃脱不了罪名。那么死三个和死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东柏林的六月船歌简介 >东柏林的六月船歌目录 > 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