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纪轻舟合起计划表,走到桌边,摊开一匹店里原有的中平纹布,拿出昨日绘制的旗袍纸样,展开按照布料的丝缕方向铺在面料上。

    排完纸样,放上压铁后,他朝祝韧青勾了勾手道:

    “过来,剪刀会用吧,接下来你的工作就是按照我排的这些样板裁剪下对应的布片。

    “注意一定要对准纸样的边缘裁剪,别移位也别剪破了,线条尤其是弧线要尽量裁剪圆顺。

    “还有纸样上打了剪口的位置,裁片上也要打剪口,也就是这个小豁口,它是后面缝制时用来对准位置的,懂了吗?”

    这工作的确相当简单易懂,然而祝韧青听到一半,却盯着他挽起的袖口下,手腕上的那两道刮伤和淤青痕迹失了神。

    “发什么呆?”没等到回应的纪轻舟拍了拍他的胳膊。

    “对不起。”祝韧青回过神来连忙道歉,但还是忍不住问:“您的手怎么了?”

    因自己有处理类似伤口的经验,他觉得纪轻舟双手手腕上的伤对称得很像是捆绑留下的痕迹。

    “哦这个啊,搬重物的时候撞桌上了。”

    纪轻舟下意识移开了目光,轻描淡写地回答,脑子里却想起了自己喝醉骚扰解予安的事情,耳尖微有些泛红。

    祝韧青一听不由羞愧自己想得太多,不敢再多问。

    又认真地听纪轻舟讲述了一遍工作任务,随即拿起剪刀,比划了一下后,就一门心思地开始裁剪布料。

    纪轻舟在旁边瞧了一阵,见他剪得虽慢,但操作还算仔细,便放下心让他自己慢慢裁。

    毕竟只是打样的坯布而已,即便真剪坏了也损失不了多少,身为自己的助手,这些活总得慢慢上手的。

    趁祝韧青忙活的时候,他开始在人台上给施玄曼的那件旗袍制作样版。

    既然骆明煊都夸下海口,说三天内就能把他需要的面料染出来,那么这笔订单大概率不会取消了,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制作了。

    虽说手上这三笔订单的旗袍,纪轻舟在报工期时都保守地报了一个月的期限,但一来,他过去也没怎么动手做过旗袍,经验不如其他时装那样充足。

    二来,一件合体又舒适的旗袍它的定制工艺其实和西装一样,都相当复杂,尤其是前后衣片的归拔塑形,稍有差池,衣服的适体性和美感将大打折扣。

    再加上粘衬、烫省、敷牵带和绲边布的刮浆折烫等等,每一步都需要他亲自做,需要足够多的耐心,因此工期其实非常赶。

    时间在忙碌中飞快流逝,中午一人一碗面解决午饭后,纪轻舟暂时放下工作,按照原定计划,前往新雇佣员工的家里拜访。

    尽管他心底直觉告诉他,祝韧青没有在编故事骗取他的同情,但以防万一,他还是觉得去新员工的家里拜访一趟会更安心。

    据祝韧青自己所言,他家在闸北,大抵是在长安路和北苏州路之间的一块小弄堂里。

    因地处华界,坐电车只能到麦根路与苏州路的交叉路口,下车后还得过桥走上一公里左右才能抵达。

    纪轻舟闻言便问他早上是怎么过来上班的。

    果不其然,得到答案是步行两公里过来的。

    当然,对于一个正年轻的小伙子而言,这几十分钟的路程似乎还真算不上什么。

    因提前知晓他家有位生病的母亲,纪轻舟途中路过蔬果店时就花了五角钱买了几根香蕉和一小篮的枇杷。

    为节省时间,他带着祝韧青坐了电车,下车后直奔闸北。

    一条苏州河相隔,华界、租界简直两个天地。

    祝韧青说他家在一片弄堂里,纪轻舟当时听闻还以为是那种石库门的建筑,等到了那附近后,才发现自己太乐观了,那更像是工厂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民国做裁缝简介 >穿到民国做裁缝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