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孝顺。」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话让一群年轻的臣子为此愤慨激昂,把民间对哥嫂的夸奖,对我娘的同情,还有那些天南海北的才子所作的思母孝母之诗,全都搬上了朝堂。
他们无惧无畏地指责那些老臣拿小娘娘不得已的过往做文章,是不孝不悌,老不为尊。陛下只是想接她回宫,又不是要废了宫里的太后,嫡母生母都孝顺,才是真的孝道。
其中被骂的最惨的,就是杨首辅。
那些老臣本来以百姓之口难堵来劝阻陛下,可如今人人都在夸跟陛下有着同样处境的我哥孝顺,他们没了借口,只得乖乖低下头认输。
小娘娘顺利进宫,我哥升了官职留在京城,就连我嫂嫂,陛下都以嫡公主的规制赐了她公主府,只有杨首辅家,结结实实地被老百姓骂没人性。
这下就算我跟杨凌再笨,也知道我们两家是真的不对付了。
我们还在发愁,我娘又来裹乱。
哥哥和公主完婚,我们都搬进了公主府,看着大得走不完的府邸,就算娘常年不爱笑,也端出笑模样道:「我真是生了个好儿子,找了个好儿媳,要是昭娘再找个好夫君,我就是现在闭眼也值了。」
我不高兴地垮下脸:「大好的日子您竟瞎说,你可是要长命百岁,帮我跟哥带孩子的。」
我哥却是个认真的性子,沉稳应道:「既然是娘的心愿,那儿子儿媳马上去办,一定给小妹找个好人家。」
我愣在原地,看着他们一唱一和,突然就被推出去要相看人家了。
11
嫂子对这件事很上心,自从成亲后,她待我娘就像亲生母亲一样。
娘说想吃家乡的野菜,她遣了家仆快马回去采,娘多看哪件首饰一眼,哪怕是她母亲给她的,她也摘了送到娘房间,更别提京城时兴的布料首饰,全都流水一般往回搬。
还有打马看球逛园子,那些娘一辈子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她全都带着我和娘去看了。
我听见那些贵妇人们偷偷地议论:「还以为她就是用她婆婆在陛下面前博个青眼,没想到事过了还这么孝顺,也是难得。」
就连杨凌都感慨道:「你嫂子真是个好人,我对我祖母都没做到这么孝顺,也只有她快去世那半年,才对她百依百顺,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这么孝顺的嫂子,为我找的自然都是好人家。?
侯爵家的二公子,侍郎家的小儿子,亦或是武将家要留在家里给父母养老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