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父之过,只是时隔多年,一来准确医案难寻,二来淮安郡王尸骸已化为白骨,你若是心中存疑,又或知道旧事,不妨信我一回,当然,你若是害怕,便当今日我未说过此话。”
明卉杏眸圆睁,被姜离握住的指尖也在颤抖,片刻,她又惊惶地看向窗外,见外头之人虽向着厅内探看,却不敢近前,明卉意识到,这或许是最好的机会。
她心跳若擂鼓,一开口便带了哭腔,“姑娘救了奴婢,奴婢当然信姑娘,可……可死的是淮安郡王,叔父也已经戴罪而亡,奴婢就算觉得叔父是被冤枉,又如何能替他平反呢?奴婢根本不敢想……”
姜离定声道,“当年行医问药的细节或许难说清,但你有没有想过,若害死淮安郡王的凶手另有其人,而我们能找出那凶手,你叔父之罪岂非不辩而清?”
明卉激动起来,“能吗?姑娘,当真能吗?”
她眼底泪光闪动,惊恐、愤恨与期待交映,姜离看她如此神色,心口也窒痛起来,她大抵是世上最能与明卉感同身受之人。
她定声道:“明卉,此时我尚难妄言,但不管最后真相能否昭雪,尽力一试方才不悔。”
明卉使劲地抿唇,点头,“姑娘说的不错,不管怎么样,也要试一试才行”
她深吸口气,哑着嗓子道:“叔父于景德二十六年十月接下差事时,一看便知淮安郡王已病入膏肓,后来为给郡王治病,他曾在冬月中写过一封信向祖父请教如何施药。但长安与青州相隔千里,祖父收到信时已是腊月中了,后来我们才知,收到信之时淮安郡王正好病亡,叔父已被下狱,而那封信上所写,便是我们知道的唯一的线索……”
第185章
旧案疑云
“我今日去见了明卉。”
大理寺东院值房内,
姜离开门见山,对面的裴晏和宁珏一听此言都扬起了眉头。
裴晏忙问,“她如何说?”
姜离沉声道:“明肃清当年是在景德二十六年十月初,接下了给淮安郡王治病的差事,
他治了一月,
效果不足,
便在冬月十二往青州家中送了一封信,想问问明家老太爷和明家大爷可有更好的施药之法,这封信在路上走了一月,
到青州时已是腊月十四,当时看到信,明家人便觉出不妙,明家老太爷和大爷商量了三日,
至腊月十七,明家大爷亲自带着几道明家祖传的药房动身前往长安,至腊月二十六,
明家大爷走到了许州,
就在这时,
他听到了淮安郡王病亡的消息”
“明家大爷没想到淮安郡王早在腊月十三便病亡了,
想到如今是自己亲弟弟在给淮安郡王看病,
明家大爷心急如焚,
待他马不停蹄在初四这日赶到长安之时,明肃清已经被问斩,
其施救不力之罪也已经板上钉钉。”
姜离说着,语气已苍凉起来,
仿佛能想到当时的明家大爷是如何求告无门。
“明家大爷初来长安,并无人脉,
花了些银钱四处求问,方才了解了个大概的前因后果。郡王之死和皇太孙之死还不同,皇太孙年幼,染疾之前身体还算安泰,而淮安郡王久病多年,他的死大部分人早有预料。明家大爷知晓了经过,明白淮安郡王早晚会死,只是在明肃清手上,本来能拖半年的病只拖了两月,而身为御医,因贵人之死被迁怒是常有之事,他就算心中愤懑不甘,也是绝对不敢喊冤的,他在城外找到了弟弟的尸首,带着弟弟的尸骸回了青州,并就此弃医从商……”
窗外夜色如墨,姜离瞳底也似覆了寒霜,“明家在青州的人望一落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