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揉了揉眼睛,回头一看,娘亲正在灶台跟前忙前忙后。院子里有磨刀声,探头一看,是爹爹坐在磨刀石跟前,手里一柄磨得锃亮的刀。他发现了她,笑呵呵抬头:“阿陵,看,爹爹猎回来这头鹿,咱们晚上吃烤鹿肉。”

    她茫然地低头,自己穿着一身绿锦面小袄,青白色下裙,摸了摸头发,扎着双丫髻……

    娘亲催得着急,她熟练从罐子里拿了铜板,出了门,是熟悉的路。沿街屋舍矮檐高高低低,刚下过一场寒雨,地上青砖湿漉漉的。

    经过石塘街时,冬天里那颗高大的梅子树,光秃秃一片,噼里啪啦滴着水。

    雨后湿冷,她打了个寒战,小步跑着,去买了醋回来,推开门,喜滋滋唤着娘亲。没有人应。她定睛一看,却只看到熊熊火光。

    大火烧得屋舍房梁顷刻间焦黑颓倒,灰烬在狂风中乱舞,眼前的世界像被烧融,模糊得看不清了。

    不知几时,飘起了茫茫大雪。火光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放眼无垠的雪花,掩埋了所有大火肆虐过的地方。

    她从梦里惊醒,又怔了好一会儿。那是她十五岁,和爹爹娘亲哥哥过的最后一个除夕。

    她轻轻摩挲着娘亲留下的白玉钗,再睡不下,索性起身,点了烛,坐在绣架边,又绣了一会儿,心里才安定了些。

    至少她现在,不是无家可归的……未来的日子,也会慢慢变好。等即墨浔真的出兵南下,收复了河山,她一定要去宜陵,将这个好消息,祭告他们……

    月光已淡隐云层,今日大约有雪,但风声小,不会下太大。

    送行长公主的队伍浩浩荡荡离开了禁宫。稚陵悄悄望着即墨浔,即墨浔的目光却只追着那浩荡的车队,目光眷恋不舍。刚刚饯行时,他端了酒,递给长公主时,摸着杯盏,觉得凉了,便立即叫人重新烫来。

    稚陵心里也有些羡慕长公主了。

    他一定是将长公主当成真正的家人,才有这样深厚的亲情;那么何时……何时他也会将她当成真正的家人呢?

    这两日,听说平西将军递来了贺岁的折子,程绣便跟着水涨船高,连着两日侍奉了晚膳。臧夏在她跟前嘀咕说,有个厉害的父亲,果然就不同。

    泓绿笑说:“谢小姐也有个厉害的父亲,可陛下就不想纳她呢。”

    稚陵闻言,手中的针不小心刺破了指尖。沁出一颗细小的血珠,沾到绣袍上。她轻呼一声,却看血已凝在了刺绣上。

    她只好拆了这一段,重新换了新线绣上。

    她想,有个厉害的父亲固然重要,但这个父亲的想法也一样重要。平西将军,是即墨浔想要笼络之人,可利用的价值更高;谢老将军,是一贯追随即墨浔的人,却想与他争权,他自不想让权柄旁落。

    等候这许久,未见他来,看来下午即墨浔不会过来了,稚陵便放下绣针,起身换了衣裳,打算去竹林深处无名小亭里练琴。

    臧夏见状,说:“娘娘,万一陛下过来呢?”

    她是不肯让稚陵冒着雪自己出门才这么说,稚陵只笑着摇摇头,穿好了鹤氅,背着琴出门了。盖因她这几日发觉抱着琴太沉了,便抽空缝了一只琴袋,可以背着,减轻负担。

    她背了琴轻车熟路出了承明殿,外头偶尔飘着零星雪花,才过未时,天色尚明。路过二十三孔望仙桥时,却见谢疏云又在此处练剑。

    稚陵驻足悄悄望了一会儿,挪不动脚步,暗自想着,不知她练的这一支剑舞叫什么,虽想去问,可又怕唐突了她,便站在原地,努力记下了几个招式,想等得空时,找宫中教坊司的姑姑询问一二。

    这几日,谢疏云在这望仙桥上练剑一事,阖宫上下都有所知,说她立于桥上舞剑,翩然若仙,稚陵觉得,这传言不假。

    等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鳏夫十六年简介 >鳏夫十六年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