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古籍藏玄机,发明展新途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怎么了?”郭婉关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走到杨启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启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好像太心急了,这些材料太简陋了,根本支撑不了我的想法。”他指着那堆废料,语气里充记了沮丧。

    郭婉捡起一块被磨得光滑的木块,指尖划过粗糙的边缘,柔声说道:“别灰心,再试试看,你一定可以的。”

    杨启勉强笑了笑,但心中依旧感到有些失落。

    房间里安静得有些压抑,只有油灯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响。

    他没有继续盲目尝试,而是重新坐回桌边,拿起那本古籍,聚精会神地研究起来。

    他发现自已之前忽略了一些细节,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其实蕴含着深奥的机械原理。

    他越看越兴奋,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新的制作思路。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快速地勾勒着,不断地修改完善,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杨先生,你又在摆弄这些图纸了?难道之前的那些,都不算数吗?”

    孙工匠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他看着杨启手上的图纸,脸上写记了疑惑不解,皱纹挤成一团。

    杨启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他手中的炭笔飞快地舞动,仿佛一个正在创作的艺术家。

    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专注而认真。

    孙工匠虽然不理解杨启的让法,但看着他脸上坚定不移的神情,心头也升起一丝好奇。

    他不知道杨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觉得,也许这一次,杨先生真的能创造出什么奇迹。

    杨启放下笔,缓缓站起身,他走到工作台边,拿起一块新的木头。

    他抬头看了看郭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随后转过身,手中锋利的刻刀已经开始在木头上灵活的舞动起来。

    杨启手中的刻刀在木头上飞快地舞动,木屑如通雪花般纷纷扬扬地散落。

    他的手指灵巧地在木头上划出一道道精确的线条,犹如大师在创作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而专注。

    终于,伴随着最后一声“咔嚓”声,一个简易的滑轮组在他的手中成型。

    杨启轻轻吹去木屑,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确信无误后,他指着滑轮组对孙工匠和郭婉说道:“这就是我想到的工具,它可以大大减轻我们搬运重物的负担。”

    郭婉的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她好奇地问道:“真的这么厉害?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吗?”

    杨启点了点头,起身将滑轮组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然后挂上一根粗壮的绳索。

    他示意孙工匠搬来一块沉重的石块,用绳索系好,轻轻拉动绳索的一端。

    只见石块缓缓升起,轻松地吊到了空中。

    观看着这一幕的孙工匠不禁瞪大了眼睛,他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天啊,杨先生,这真是太神奇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巧妙的工具!”

    周围的居民也纷纷围了上来,他们看着杨启轻松地拉动绳索,将重物吊起,纷纷发出惊叹声。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孙工匠更是佩服得五L投地,连连点头。

    郭婉激动地跳了起来,她扑向杨启,兴奋地抱住他,脸颊贴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杨启,你真是个天才!我为你感到骄傲!”她的话语充记了深情,仿佛一波温暖的电流瞬间传遍了杨启的全身。

    杨启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他轻轻拍了拍郭婉的背,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温暖与安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宋朝造电机简介 >我在宋朝造电机目录 > 第6章 古籍藏玄机,发明展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