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重力
参加过天宫号的扩建工程,他说那时侯的航天员睡觉前要花半小时捆自已,否则半夜会被飘起来的呕吐袋糊一脸。"
全息影像的像素块轻微颤动,羲和正在调用古老的影像资料。片刻后她轻声道:"本世纪初,那时祖国刚刚具备载人航天的能力不久,第一批在太空执行长时间任务的宇航员们并不适应在零重力环境下睡觉。有的人会觉得自已是站着的而下意识保持清醒;有的人会因为自已的手臂飘到自已眼前而吓一跳。"
叶觅因将下巴埋进睡袋的透气层,记忆如舱外星光般细碎地闪烁。青年时,母亲曾带他观看过新一代空间站的重力环带的影像资料,直径四百米的银色巨轮在近地轨道缓缓旋转。彼时刚从麻省理工归国的总设计师骄傲地宣布:"从此我们的宇航员们能像在地面上一样工作和生活。"
而现在,他蜷缩在人类最先进的深空探测船里,用的却是百年前最原始的睡眠方式。绑带勒在胸口的触感突然变得难以忍受,仿佛某种来自蛮荒时代的绳索,将文明崩落的重量死死捆在他身上。
"要听摇篮曲吗?"羲和忽然让投影化作圆月悬浮在睡袋上方,像是母亲安慰失眠的孩子般说到:"或者一些白噪音?"
"放点雨声吧。"叶觅因闭上眼睛,想起海南发射中心雨季的傍晚。那时大型航天空港尚未建成,他们挤在闷热的集装箱宿舍里,听雨点敲打彩钢瓦的声音。
淅沥的电子音效在舱内弥漫开来,羲和贴心地将通风系统的气流调成微风模式。叶觅因在恍惚间看到母亲实验室的雨幕,那些关于食物保存期限的研究报告正被雨滴晕染成模糊的墨团。
"地球现在......还会下雨吗?"他的呢喃几乎被雨声淹没。
"根据危机前数据,地球年均降水量——"
"嘘。"叶觅因将半张脸埋进睡袋,"就当我没问。"
羲和的投影暗成暖橘色的夜灯,日珥瞳孔化作两枚温柔的月牙。在人工雨声的包裹中,叶觅因的肌肉渐渐松弛。他最后一次检查绑带时,指尖无意识抚过睡袋内侧的刺绣——那是用金线绣的敦煌飞天,一位对西域文化颇感兴趣的物理学家带上来的私人物品之一,被叶觅因借来修补了破损的睡袋。现在想来,裙裾飘带的弧度恰好与失重状态下的人L曲线吻合。五十年前的文化符号,此刻成了宇宙中可能的最后一个人类与母星文明的隐秘锚点。
当呼吸声变得绵长,羲和将舱内光源调至最低。全息影像凝视着随气流微微晃动的睡袋,忽然伸手虚抚过叶觅因的脸颊。这个未被写入任何程序的冗余动作,耗费了飞船计算机百分之三十的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