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柜子里常年放着不少现金,家里谁要用就去拿,他们还会时不时的补充一点进去,原主从小就没缺钱花过。
京城一直都是繁华的地界,他们这些在京郊的村子也因此做起了出租房子的生意,这些村子基本上都很富裕,村里的设施都能比得上一些小城市了。
江母所说的三婶娘就开了一家菜市场,家里还有两栋出租楼,等到拆迁了能分的钱不比江家少多少。
这一次江家村拆迁,江琬青家里能够得到的拆迁补偿应该是最多的,已经去世的江爷爷,只有江父一个独子,他当年给江父留下了一大片地,这些年都陆陆续续的建上了出租房,江家的出租房,已经足足有五栋了,要不是现在拆迁的消息已经公布了,明年的时候家里就会起第六栋出租房了,也就是江父江母现在正在砌的楼房。
除了家里的出租楼之外,江琬青家里还有好几亩地,因为江父江母从小就没下过地——江父是独生子,江母是唐家三代唯一的女儿,反正两人根本就不会种田,江爷爷去世之后,江父就直接让人种上了果树,然后请人打理,前几年就开始挂果了,也算得上是一笔收入。
现在全村都要拆迁,这些果树也能够让江家得到一大笔拆迁补偿了。
江琬青从记忆里知道,原主家种的果树都是枣树,而且都十几年了,心里更加激动了,枣树的拆迁补偿在果树当中都是极高的。
而且还是十几年的枣树,正处于盛果期,每一棵枣树的补偿,估计都能有一千,而江琬青家里五六亩地上种的全都是枣树,估计得有上千棵枣树了,光是枣树的赔偿,就足足有百万了,除此之外,农田的征收补偿是前三年的年产出收入的6到10倍,这又是一大笔钱,江琬青大致计算了一下,光是她家的果园,这一拆就能得到上百万的补偿,何况还有家里那几栋七层出租楼了。
这个年代,四五层的出租楼都已经够高了,但是江家父母硬是盖了七层楼的楼房,除了想多赚点钱之外,也是考虑到未来可能会拆迁,并且这几年家里赚了钱之后就一直在新建新的出租楼,所以她家才会有了五栋楼。
江琬青拿了钱出去买菜的时候就发现村里的人都很高兴,大家也都不怎么干活了,毕竟村里马上就要拆迁了,地里的粮食该收的也都收了,没什么活干,而且江家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做出租房的生意,地里的活儿没什么要干的了,他们也就真的闲下来了。
路上江琬青遇到了不少跟家里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也都一一打了招呼。
江琬青家里这一次能够赔偿很多钱,是江家村的人都知道的,所以路上遇到的不少人都对江琬青有些羡慕。
江家就她一个独女,江家父母本来就不想再生,也不能再生了,因为江父早些年出了车祸,伤到了输精管,没了生育功能。
所以这泼天的富贵最后都会是江琬青一个人的,怎么能不让人眼红呢?
江琬青知道原主未来的你应该不会很好现在看来,估计就是因为拆迁得到的财富吧
毕竟江家的财富都是她的,她家的亲戚都是拆迁户,不差钱,不会觊觎她家的财产,那么就是钱惹得祸了。
江琬青心里不断的思索着,面上还游刃有余的跟认识的人交流着拆迁的事情。
三婶娘开的菜市场距离江琬青家不远,走了几分钟就到了,江琬青到的时候,菜市场里面人来人往的,热闹极了,都是来买菜或者聊天的。
毕竟要拆迁了,手里马上就能得到一大笔财富,这会儿自然就手松了,当然也是江家村本来就富裕。
“青青出院了啊?身体怎么样?没问题吧?”三婶娘关切的问了几句。
江琬青摇头:“都好了,只是之前太激动了。”
三婶娘就笑了:“你这小娃娃还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