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卯,然后泡一壶清茶,
就开始看书修史,有时候翰林院小厨房还会提供一些美味小点心,
佐着清茶吃,手艺竟是意外的不错。
这种日子,
除了在黄宁村的那68两年,倒是意外在沈江霖初入官场的时候就享受到68了相似的待遇。
清闲自在,每日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甚至因为科考之路已经完结,沈江霖无68须再费尽心思68打68磨文章,白日里研读史集,
下了值养花侍草,
偶尔若是感觉冷清了,去他大哥院子里逗逗两个6家伙,更是特别的好玩。
沈江霖想到68自己昨日看到6侄女的头上戴了一朵小绢花,
应该是底下侍女给她做的,
小小粉粉的一朵,
精致可爱,
小丫头头发都还没多68少呢,竟然已经开始臭美了。
沈江霖一开始有点好奇,摸了摸那68朵绢花,不小心带出来一点,离开了小侄女的头,小家伙一下子就哭嚎了起来,吓得沈江霖连忙将绢花帮她戴了回去,
然后小家伙一下子又开心了,拍着手掌露出了仅有的两颗小奶牙笑。
沈江霖起了坏心眼,又拿开了她的绢花,小家伙马上就嚎了起来,沈江霖将绢花往她头上一戴,就开心地拍掌笑,沈江霖觉得好玩极了,又反复了两次,直到68他大哥黑着脸连名带姓地叫了他名字,他才讪笑着将绢花给小家伙戴好了。
日子过的充实,有了闲暇的时光,《求仙记》的最后一册也很快就写完了,沈江霖想了想,最后还是又誊抄了一份,派人给宁王送了过去,送过去后宁王府那68边也没有音讯,沈江霖不管,照旧按照他的步调生活。
时间一晃就入了冬,翰林院的办公房内已经开始烧起了炭,他们是一个68面68阔三间的大办公房,每个68人都有一个68长案办公,挤挤挨挨有三十来人,人多68又烧炭,里头算不着冷,只是四面68直棱窗都是用的窗纸糊的,大冷天的又不能窗户长开,故而采光不是很好,室内由些昏暗。
他们一帮子新人入翰林院也有三个68月了,每日就是修史、修史、修史,沈江霖沉迷其68中,其68他人却68很是有些坐不住了。
陆庭风和陶临九都有些家学渊源,知道68翰林院是怎么一回事。
陶临九的父亲陶云亭本身就曾是老68翰林了,后面68实在混不下去了,做了十几68年官,家中还是一贫如68洗,又遇上儿子也要科考上进,花出去了不少银子,这些年都是用着陶临九母亲云氏的嫁妆银子。
云氏是个68性好的,这么多68年供养自己的夫婿和儿子,她是无68怨无68悔,但是作为母亲她却68不得不为儿子考虑终身大事,想到68丈夫做着翰林官却68是越做越穷,家里的底越来越薄,她不得不和陶云亭商量,她最后一点嫁妆银子是不能再动了,总不能以后儿子要成亲了,连聘礼都拿不出来吧?
陶云亭这话听进去了,万般无68奈之下,他放弃了最后一点在翰林院出人头地的想法,通了自己的老68关系得了一个68兵部六品主事的小官,手里头算是握了一点小权利了,家中情况才改善了一些。
陶临九比谁都清楚,若是在翰林院得不到68主官认可,又不能露头的穷翰林最后会是怎么一个68结局,所以他一开始的心思68就不在修史上,每日的工作只是应付着完成,且进度极慢,更多68的时间则是花在结交翰林院的各位同僚,打68听大家各自背后有什么交情和路子上。
陶临九是陶云亭之子大家都知道68,只是陶云亭本身这个68人就不是那68么会做人的,可能是父子渊源,陶临九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