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能屡战屡胜。
最终,打败各路起义之人,稳定大楚朝纲。
这些起义之人,有些起义后暴虐欺压百姓,有些被世道所迫,起义后善待百姓。
宋烨将暴虐之人诛杀殆尽,将善待百姓的收服。
在他于各地征战时,他皇兄在京城和兴德帝争权,受当时一起义反贼派人蛊惑,竟发动政变,想逼兴德帝退位。
与此同时,那反贼开始大肆进攻宋烨的军队。
后方大乱,前方危急。那是宋烨最艰难的时候。
好在他成功度过了,顶住反贼的压力,最后灭杀反贼。
又派人稳定京城局势,知道消息到达前方战场,他再派人回去,一定已经迟了,便交代派去的人不必管皇室中人的安危,以最快的速度稳定局面。
最后宋烨皇兄死亡,兴德帝怒气攻心,瘫痪。但京城稳固住了。
那个被派去稳定局势的人,便是宋烨如今的右相。
等天下太平,有老臣以宋烨无子为由,反对宋烨登基。
因为,一个没有继承人的皇帝登基,人心不会稳定。
原本所有人都想让宋烨过继,永光帝宋辉的子嗣。
可宋烨拒绝了,他手下能臣名将众多,等他死后对他过继的子嗣恐怕不会服气。
尤其宋家血脉不丰,他不打算也不能分离宋辉及其子的感情,所以宋辉的儿子继位后,必会善待宋辉。
他手下那些能臣名将,对他极为信服,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他的嗣子又认回到自己父亲名下。
这是对他宋烨的不敬和藐视。
因而为防止到时候朝纲不稳,他又离世,无法施为。
便不过继,直接让宋辉登基。
可世间难得两全。
宋辉身体不好,且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根本收服不了人心。
宋烨根本不可能眼看着,他千辛万苦才稳定的天下,再次出问题。
便开始以王爷的身份摄政。
用心培养宋辉的儿子。
可这样一来,忠于他的大臣,和永光帝的大臣,因为争权,开始结仇。
为了避免大臣们争权夺利,党派相争。
宋烨又要保证以绝对的优势,压制永光帝一方。
导致永光帝越发觉得憋屈,连带着永光帝的儿子,也仇视宋烨。
因而,不但宋烨这一方的大臣们发愁宋烨死后,他们怎么办。
宋烨自己也愁,他觉得宋辉父子,和忠于他的大臣,终有一战。
第87章
毛遂自荐商户女vs无子摄政王(24)
宋辉父子根基浅薄,必斗不过这些立下种种功劳的大臣。
大臣们胜利后,只有一个能做皇帝,凌驾于他人之上,他们个个有功劳,必会相争。
文臣收买或依附武将,武将带兵内讧。
他的子民又将水深火热。
宋烨心道,
现在不一样了,他有孩子了。
如今需让永光帝宋辉退位,再由他登基。
百年后,宋康便可名正言顺的继位,宋康是他的血脉,天然会得到那些大臣的拥护。
下一任皇帝,与那些大臣是同一阵营,大臣们没有被清算的危险。
除了部分有野心的大臣,大部分跟随他四处征战的臣子,都可以安享晚年,会忠于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