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但很显然68,曹军兵马虽少,却都是精锐。乌巢被大火吞噬,曹军大营依旧稳如磐石。】
【袁绍麾下大将张郃高览正是率军攻打68曹营之人,他们见乌巢被破,率部68投降曹操。】
评论区
“张郃提议派出重兵救援乌巢,郭图却坚持攻打68曹军大营。”
“曹操在乌巢,打68破曹军大营有什么用。”
“况且,曹军大营防守严密,袁军攻了两个月都没有攻破,仓促之间又如何68能做到!”
“袁绍帐下的人都跟他一样,自视甚高!”
“郭图见乌巢一败涂地,曹营也没有攻破,知道自己的建议出了问题,他担心袁绍追究自己的责任,就诬陷张郃在前线出工不出力。”
“都这样了,张郃不投降还68等什么,难道要回营任人宰割!袁绍定会找个借口把战败的锅甩给他。”
“相比之下,曹操非常重视人才,他把张郃投降比作韩信归汉,这样的主公谁能不心服。”
韩信也想起了被刘邦封为大将的时候:那68时候确实很快意68啊!
袁绍咬牙切齿道:“张郃、高览、还68有郭图!”
许攸放下了一半的心,躲在邺城一个角落悠哉的看着天幕——若是整个袁营都投降了,我这点小问题还68算什么……
【前线重兵瞬间倒戈,袁军立刻溃败!袁绍仓皇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多敌军。】
袁绍依然68不敢置信:“败了!”
我居然68真的败给了曹阿瞒!
【战后68,曹操在袁营收获了一大堆自己的部68下与袁绍勾结的信件,但曹操没有打68开看,而是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了。他还68安抚众人:“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想投靠他,何68况是你们。”】
评论区
“一举收服麾下的忠诚。”
“曹操虽然68多疑,但他不会在关键时刻怀疑自己人。”
“这点袁绍就远远不如了。”
……
王翦:“奇袭乌巢乃是神来68之笔!”
王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打68蛇打68七寸,一招解决了袁绍。”
蒙毅无奈摇头:“输了,谁能想到袁绍如此不堪!”
蒙恬:“早跟你说68不要得意68忘形,这就是前车之鉴。”
刘邦:“平阳侯,你家这后68代可真行,难不成他能统一天下!”
曹参被吓得满头大汗,立刻跪下请罪:“陛下折煞臣了,这……几百年后68的事……再68者也没有血缘关系的。”
吕雉瞥了刘邦一眼,对着曹参安抚道:“平阳侯不必惊慌,即便将来68曹操有所成就,他也只追封了曹腾,你不曾受到他们的祭祀,也不必担心他们的牵连。”
曹参感激的向皇后68施了一礼,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卫青评价道:“曹操势力弱小,故而先退一步,后68发制人。”
霍去病:“袁绍则是犹豫不决,一再68错失良机,将胜利拱手相让。”
卫青:“曹军后68勤不足,奇袭乌巢就是在孤注一掷,好在他赌赢了。”
霍去病:“袁绍军连续两月攻不破曹军大营,怕是早已丧失锐气,前线投降后68,大军也失去了斗志。”
武帝总结道:“战争从来68都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而是经济、政治……多方面的比拼。”
诸葛亮:“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68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刘备:他曾经亲历这场战争,对比曹营袁营文68臣武将